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上龙门滩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激动感受。开篇“西江流浩浩,日落水逾碧”,以西江的浩瀚水流和夕阳映照下的碧绿江面,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接着“清溪与翠岫,上下同一色”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交融的和谐之美。
“芦林闻雁声,石濑抛鱼尺”两句,通过芦苇丛中雁鸣和溪边捕鱼的场景,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而“过橹荡流文,龙鳞细如织”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船桨划过水面,激起波纹如龙鳞般细腻交织的景象,形象生动。
“行行到龙门,水落石罅窄”描述了船只逐渐接近龙门滩,水流变得湍急狭窄的情景。接下来,“疾风驱奔雷,飞湍□裂帛”运用比喻手法,将狂风、雷声和飞溅的水流比作撕裂布帛,生动展现了龙门滩的险峻与壮观。
“万弩射不回,缆绝篙无力”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水流之急,即使万箭齐发也无法改变其流向,缆绳断裂,篙子无力,进一步突出了龙门滩的险恶。
“我舟若怒马,蹄啮不受勒”将船只比作愤怒的战马,即使受到束缚也难以控制,表达了诗人面对险滩时的紧张与挑战感。
最后,“青山前揖人,欲往不可即”写出了山川的雄伟与人的渺小,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幸有盈尊酒,与子消永夕”则在紧张与挑战之后,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共度长夜,体现了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滩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智慧的较量,同时也传达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