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兰泽伤秋色,临风远别期。
东城草虽绿,南浦柳无枝。
直道岂易枉,暗投谁不疑。
因君问行役,有泪湿江蓠。
这首诗名为《赠别》,出自唐代诗人储嗣宗之手。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兰泽伤秋色”中的“兰泽”,即兰花与水泽,常用以比喻清淡幽雅的情怀。“伤秋色”则表现了诗人因别离而感受到的秋天萧瑟气氛带来的凄凉之情。
“临风远别期”中,“临风”指在微风中,“远别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长久分别的预感和不舍。诗人站在风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离别所带来的无限哀伤。
“东城草虽绿,南浦柳无枝”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秋天的萧瑟感。“东城草”依旧葱郁,但“南浦柳”却已失去了繁盛的姿态,无枝可寻,这与上文中的“兰泽伤秋色”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情境。
“直道岂易枉,暗投谁不疑”中,“直道”指的是直爽之言,而“岂易枉”则表达了对朋友信守承诺的期待。诗人在这里表明,即使是最直接、最真诚的话,也难免会被误解和怀疑。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因君问行役,有泪湿江蓠”,则是诗人因为朋友的离去而感伤,连带着询问路途之事,都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的“有泪”和“湿江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哀愁。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意境美与情感深度。
不详
尽室居幽谷,乱山为四邻。
雾深知有术,窗静似无人。
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
生涯更何许,尊酒与垂纶。
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沈。
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从此分杯后,相思何处寻。
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
盂擎数家饭,衲乞几人衣。
洞了曹溪旨,宁输俗者机。
结束衣囊了,炎州定去游。
草堂方惜别,山雨为相留。
又得一宵话,免生千里愁。
莫辞重卜日,后会必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