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们不曾见面就早已知道姓名,这次意外相聚让我格外惊奇。
你的才华一定会长久流传,我有幸晚年见到你也不算晚了。
二月的苏堤涨着春水,我曾像杜牧一般风流,如今却已鬓边生白。
一赏西湖一见你,不枉费我这里游玩啊。

注释

良会:美好的会见。
意外奇:指两人意外相聚。
苏堤:在杭州西湖中。
传为北宋元丰年间苏轼于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故名。
杜牧三生:杜牧,晚唐著名诗人,风流多才,比喻袁枚。
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鬓有丝:鬓发花白。
此年袁枚六十三岁。
才子:指袁枚。
端:真正。
枉:白费。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西湖晤袁子才喜赠》,表达了诗人与袁枚(袁子才)在西湖的意外相遇和欣喜之情。首句“不曾识面早相知”描绘了两人虽未谋面却早已闻名相识的奇妙缘分。次句“良会真诚意外奇”强调了此次西湖相逢的真诚和出乎意料的美好。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赞美袁枚的才华横溢,难得的是即使年事已高,能在此时相见也不觉遗憾。接下来,“苏堤二月如春水”以春天的西湖景色为背景,比喻袁枚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同苏堤上融化的春水。

最后一句“杜牧三生鬓有丝,一个西湖一才子”,借用杜牧的典故,形容袁枚的风度翩翩,仿佛三生石上重逢,而西湖则是他们才子佳人相会的绝佳舞台。结尾“此来端不枉游资”表达诗人认为这次西湖之行因袁枚的到访而增添了无比的价值。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西湖美景和对袁枚的赞赏,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才子佳人的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落花诗

绮窗一枕小游仙,肠断秾华过去缘。

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

更无一语归何处,再欲相逢动隔年!

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行杂诗

山云才滃起,顷刻雨点飘。

乃知云变雨,不必到层霄。

只在百丈间,即化甘澍膏。

君看云薄处,曦影如隔绡。

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形式: 古风

后园居诗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