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居诗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后园居诗》中的片段,主要通过一个场景描绘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诗中讲述了一位来访者请求诗人撰写墓志铭,希望诗人能过分美化,将逝者描绘成公正廉洁的龚黄(古代清官)和博学的程朱理学代表。诗人以戏谑的态度答应了这个请求,然而在内心深处,他意识到这样的溢美之词并不能反映逝者的真正品行,因为历史上许多赞美往往与事实不符。

诗人通过“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表达了对虚伪颂扬的质疑,暗示逝者的实际德行可能与所要求的美德相差甚远。他进一步指出,即使这样的墓志铭流传后世,人们可能难以分辨其真实性,甚至可能被误认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最后,诗人感慨道,历史上的许多记载其实并不公正,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历史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和深沉的社会批判。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太常引二首(其二)客中闻歌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水龙吟四首(其二)秋声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过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

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栏。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