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梁春雪满城泥,一马常瞻落日归。
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雪初霁后的景象,城市中的泥泞与大自然的雪花形成鲜明对比。大梁,即古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在春天的雪中显得特别庄重。诗人骑着马,常常回头望去,那落日的余晖似乎也带有一丝春意。
“身世自知还自笑”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豁达心境,他对自己的一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生命历程,甚至不免露出了自嘲的微笑。
最后,“悠悠三十九年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三十九年在古代往往被视作青壮年的巅峰,但在这首诗中,却显得有些寂寞和空虚,似乎在提醒人们,岁月匆匆,而生命中的重要事物却不容易把握。这也许是诗人对自己三十九年生活经历的一种反思,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时间无法挽留的无奈感受。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卧秋风里,静看蜘蛛结网丝。
竹上秋风吹网丝,角门常闭吏人稀。
萧萧一榻卷书坐,直到日斜骑马归。
神物登天扰可骑,如何孔甲但能羁。
当时若更无刘累,龙意茫然岂得知。
秋云放雨静山林,万壑崩湍共一音。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