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在堂中即事(其十三)

日落榕阴翠匝,风摇兰径芳微。

梦蝴枕上初觉,啼鸟枝头未归。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夏日傍晚景象。"日落榕阴翠匝"写出了夕阳余晖洒落在茂密的榕树下,绿意盎然,一片翠色。"风摇兰径芳微"则通过微风吹过兰花小径,带出缕缕芬芳,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诗人接着以梦境为引,"梦蝴枕上初觉",暗示了主人公刚刚从梦中醒来,梦境中的蝴蝶仍在心头萦绕。"啼鸟枝头未归"进一步增添了生动的画面,鸟儿还在枝头鸣叫,似乎尚未结束它的嬉戏,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也寓含着时光流转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梦境和日常生活的片段,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体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闲适、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四)

雨过忽变芳草,潮退时翻落花。

清景当前屡易,浮生此际何涯。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五)

习静因知得力,逃禅本觉无心。

朔望一变潮汐,今古随流浅深。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六)

髀肉经时易满,剑光每夜难韬。

独惭纸上青汗,空付床头白醪。

形式: 六言诗 押[豪]韵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七)

执戟多年倦客,步兵累岁閒身。

草玄独俟知己,眼白相看世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