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武堂

凉风却炎暑,飞雨除氛埃。

旅行得兴会,珍馆为我开。

主人平生旧,上客自远来。

何异东序贤,共此中山杯。

留连恨落日,披写仍高台。

山川怆兴废,歌舞寄欢哀。

徐方多贤牧,天禄继英才。

游子悲故乡,为君更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阅武堂中的一次聚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氛围的变化。

首先,凉风消解了夏日的炎热,飞雨洗净了空气中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为聚会提供了良好的开端。旅行者在此找到了乐趣,珍稀的馆舍为他们敞开大门,预示着一场盛宴即将开始。

接着,诗人提到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老友重逢,彼此间的交流充满了默契。他们共同举杯畅饮,仿佛是古代贤士相聚于中山,共享欢愉。然而,聚会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当夕阳西下,众人依依不舍,决定继续在高台上留下足迹,记录下这份难忘的记忆。

山川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歌舞则寄托了人们的情感与哀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和平盛世的珍惜。他提到徐方(徐州)多贤能之士,天禄(天赐的福分)不断涌现英才,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诗人以游子思乡之情收尾,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并在聚会结束之际,为这场盛会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层次。整个诗篇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寄张十二时在城北读书简云几至绝粮

新秋意无聊,多病时畏晚。

出门尘埃隔,扶杖行步蹇。

虽闻一城居,邈有千里远。

风雨思鸡鸣,幽怀固缱绻。

食贫非余病,学道与时反。

悲歌空相望,不复能裹饭。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因甫移宰晋陵

自我游毗陵,五年今于兹。

未尝不闵雨,未尝不苦饥。

成汤周宣世,岂复能过斯。

上无桑林祷,下无云汉诗。

赤子饿沟渠,良田生蒺藜。

听于闾里间,愁毒不可为。

思得一贤人,救其渴与饥。

上天似悔祸,子乃今来尸。

爱民在恭俭,自可为吏师。

但恐百里小,膏泽难尽施。

子本湘乡君,湘人望子来。

下难兄弟别,上顾坟墓违。

将母以谂君,上书再三辞。

朝廷欣然许,多士咸谓宜。

为政推此心,可令孝者慈。

吾闻屠牛刀,不贵于割鸡。

思君苦道远,莞尔寄此词。

形式: 古风

同彦文送敦儒宰晋陵

朝廷贵儒术,子以文学显。

郡国重民社,子由政事选。

荣名信难兼,众望固不浅。

古人定何如,壮志独能勉。

由来跬步益,必有千里远。

去去聆弦歌,吾当谢言偃。

形式: 古风

九日

霜薄气早寒,木落景已变。

佳晨事厌胜,习俗推往彦。

忧来初无方,兴尽复自遣。

所遇无故物,登临殊非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