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王直的《浪淘沙令》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风暖翠烟飘,残雪都消",春风和煦,翠绿的烟霭随风飘散,残留的冬雪已完全消融,展现了初春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游丝百尺堕晴霄",以游丝轻盈地飘落天空,象征着春天的轻盈与短暂。
然而,诗人感叹"可惜春光容易过,又近花朝",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即将到来的花朝节(古代传统节日,庆祝百花盛开)的到来。"驱马第三桥,芳意萧条",诗人骑马经过第三桥,感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春意已经显得有些凄凉。
"竹林浑未放夭桃",描述了竹林中桃花尚未盛开,暗示了春色的迟暮。最后,"瘦尽城南千树柳,不似宫腰"以柳树的凋零,比喻宫女般的婀娜身姿不再,进一步渲染了春光的消逝和景色的凄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