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小蛮腰,惯逐东风舞。
学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妇。
忙整玉搔头,春笋纤纤露。
老却江南杜牧之,懒为秋娘赋。
这首明代词作《卜算子》由聂大年所写,以杨柳和琵琶女子为描绘对象,展现了独特的风情与情感。"杨柳小蛮腰,惯逐东风舞",形象地刻画了杨柳柔美曼妙的姿态,如同少女般随风起舞。"学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妇",暗示了这位女子可能出身于乐妓,但并非庸俗的商人之妻,而是有着艺术才华。
"忙整玉搔头,春笋纤纤露",描绘了女子梳妆打扮的细节,她的发饰精致,手指如春笋般细嫩,流露出女性的娇媚与矜持。"老却江南杜牧之,懒为秋娘赋",借用唐代诗人杜牧的典故,表达了一种感慨,即使如杜牧这样的才子,面对眼前佳人,也因岁月流逝而感到慵懒,不再有赋诗的热情,暗含对时光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代江南歌妓的生活画面,既有女性的婉约之美,又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和人生哲理。
不详
粉泪湿鲛绡,只恐郎情薄。
梦到巫山第几重,酒醒灯花落。
数日尚春寒,未把罗衣著。
眉黛含颦为阿谁,但悔从前错。
记得武林门外路,雨余芳草蒙茸。
杏花深巷酒旗风。紫骝嘶过处,随意数残红。
有约玉人同载酒,夕阳归路西东。
舞裙歌扇绣帘栊。昔游成一梦,试问卖花翁。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
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
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