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送石太守简之高州一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哀愁与离别的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相晤即相别”,点明了相聚与离别的短暂性,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接着,“春樽饯客归”一句,通过“春樽”(春季饮酒的酒器)和“饯客归”(为客人送行并设宴),生动地展现了送别的情景,春日的氛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岸无垂柳折,席有断云飞”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岸上没有垂柳可折,象征着无法挽留的离别;而席间却有断云飞舞,暗喻了离别后思绪如云般飘散。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宴上的景象,既凄美又充满诗意。
“道在行皆得,名芳远亦辉”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无论前路如何,只要心存正道,都能有所成就;即使远在他方,名声也会如同花朵般璀璨夺目。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身理想的寄托。
最后,“片帆催五马,翘伫思依依”以航海的片帆和古代官吏出行的五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的场景。翘首期盼的送别者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预示着离别虽难,但友情长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