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返金陵留别江宾谷二首(其二)

长云断岸尽相思,衰柳何堪绾别离。

楚鼓数声村落晚,扁舟重遇佛狸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长长的云彩连着江岸,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衰老的柳树怎么承受得起这离别的痛苦。

注释

长云:形容云层绵延不断。
尽相思:充满深深的思念之情。
衰柳:形容老弱或衰败的柳树。
何堪:怎能承受得住。
别离:分离、离别。
楚鼓:楚地的战鼓,可能暗指战争或历史记忆。
数声:几声。
村落晚: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
扁舟:小船。
重遇:再次相遇。
佛狸祠:古代北魏名将佛狸的祠庙,这里可能象征历史遗迹或旧地重游。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交织的情境。"长云断岸尽相思,衰柳何堪绾别离"两句,通过长云与断岸的意象,以及衰老的柳树和绾绵不绝的别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楚鼓数声村落晚"一句,以楚地特有的鼓声和宁静的村落夜晚氛围,烘托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而最后,"扁舟重遇佛狸祠"则通过诗人乘坐扁舟再次偶遇佛狸祠这一具体情境,进一步强化了离别时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特定器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绪。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

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

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

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

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形式: 古风

右省仆射后湖亭闲宴铉以宿直先归赋诗留献

湖上一阳生,虚亭启高宴。

枫林烟际出,白鸟波心见。

主人忘贵达,座客容疵贱。

独惭残照催,归宿明光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玉笥山留题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形式: 古风

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阳照残雪。

城中有客独登楼,遥望天边白银阙。

白银阙下何英英,雕鞍绣毂趋承明。

阊门晓辟旌旗影,玉墀风细佩环声。

此处追飞皆俊彦,当年何事容疵贱。

怀铅昼坐紫微宫,焚香夜直明光殿。

王言简静官司闲,朋好殷勤多往还。

新亭风景如东洛,邙岭林泉似北山。

光阴暗度杯盂里,职业未妨谈笑间。

有时邀宾复携妓,造门不问都非是。

酣歌叫笑惊四邻,赋笔纵横动千字。

任他银箭转更筹,不怕金吾司夜吏。

可怜诸贵贤且才,时情物望两无猜。

伊余独禀狂狷性,褊量多言仍薄命。

吞舟可漏岂无恩,负乘自贻非不幸。

一朝削迹为迁客,旦暮青云千里隔。

离鸿别雁各分飞,折柳攀花两无色。

卢龙渡口问迷津,瓜步山前送暮春。

白沙江上曾行路,青林花落何纷纷。

汉皇昔幸回中道,极目牛羊卧芳草。

旧宅重游尽隙荒,故人相见多衰老。

禅智寺,山光桥,风瑟瑟兮雨萧萧。

行杯已醒残梦断,征途未极离魂消。

海陵郡中陶太守,相逢本是随行旧。

乍申拜起已开眉,却问辛勤还执手。

精庐水榭最清幽,一税征车聊驻留。

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郡斋胜境有后池,山亭菌阁互参差。

有时虚左来相召,举白飞觞任所为。

多才太守能挝鼓,醉送金船间歌舞。

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

归来旅馆还端居,清风朗月夜窗虚。

骎骎流景岁云暮,天涯望断故人书。

春来凭槛方叹息,仰头忽见南来翼。

足系红笺堕我前,引颈长鸣如有言。

开缄试读相思字,乃是多情乔亚元。

短韵三篇皆丽绝,小梅寄意情偏切。

金兰投分一何坚,银钩置袖终难灭。

醉后狂言何足奇,感君知己不相遗。

长卿曾作美人赋,玄成今有责躬诗。

报章欲托还京信,笔拙纸穷情未尽。

珍重芸香陈子乔,亦解贻书远相问。

宁须买药疗羁愁,只恨无书消鄙吝。

游处当时靡不同,欢娱今日两成空。

天子尚应怜贾谊,时人未要嘲扬雄。

曲终笔阁缄封已,翩翩驿骑行尘起。

寄向中朝谢故人,为说相思意如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