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虎颂(其二)

吁仁乎蛇,无嗔居士之家。

蛇也不嗔,夫何世之人,不如彼蛇之仁。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蛇虎颂(其二)》。诗中以蛇为喻,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与赞美。

“吁仁乎蛇”,诗人首先感叹于蛇的仁慈,将蛇置于道德的高点进行赞美。“无嗔居士之家”,进一步描绘了蛇不生气、不怨恨的形象,如同佛家的居士一般,心怀慈悲,不存恶念。接着,“蛇也不嗔”,强调蛇的宽容与平和,反观人间,却有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夫何世之人,不如彼蛇之仁。”诗人在此发出感慨,指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不如蛇般仁慈,表达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批评。通过对比蛇的仁德与人的不足,诗人旨在呼唤人们学习动物的善良品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以蛇的仁慈为镜,映照出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缺失,寄寓了诗人对人性美好一面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九龙颂(其一)

一龙乘云,九龙在田。一龙全身,九龙潜渊。

龙德之潜,其潜正中,吁嗟乎龙。

形式: 四言诗

九龙颂(其二)

一龙将雨,九龙处处。一龙来宇,九龙避所。

龙德之让,其让正中,吁嗟乎龙。

形式: 四言诗

德州吟(其二)

大风起南冥,吹我德州旗。

霾云蔽白日,白日无光辉。

阴晴固有定,丰隆亦奚为。

形式: 古风

游湘湖

始闻湘湖胜,三夜梦见之。

先拈龟山香,乃敢陟湖堤。

旁湖山气合,山与云天齐。

渐进迷远近,逾深遂忘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