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颂(其二)

一龙将雨,九龙处处。一龙来宇,九龙避所。

龙德之让,其让正中,吁嗟乎龙。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九龙”为题,通过对比一龙与九龙的不同状态,展现了龙的德行与谦让精神。诗中“一龙将雨,九龙处处”,描绘了单个龙即将降雨时,其他九龙纷纷避开的场景,象征着强者主动退让,为他人着想的美德。“一龙来宇,九龙避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谦逊和礼让的态度,无论在何处,单个龙的到来,其他九龙都会主动避让,体现了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的精神。

“龙德之让,其让正中”,点明了龙的德行在于谦让,而这种谦让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分,也不失尊严。最后,“吁嗟乎龙”,诗人发出感叹,表达了对龙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谦让、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道德启示。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德州吟(其二)

大风起南冥,吹我德州旗。

霾云蔽白日,白日无光辉。

阴晴固有定,丰隆亦奚为。

形式: 古风

游湘湖

始闻湘湖胜,三夜梦见之。

先拈龟山香,乃敢陟湖堤。

旁湖山气合,山与云天齐。

渐进迷远近,逾深遂忘归。

形式: 古风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置酒高堂上,广乐陈前墀。

清风迎度曲,白云生舞衣。

俳优虽云假,情至感欢悲。

使君播惠和,千里同谐嬉。

乃可乐斯堂,乐之无忸怩。

形式: 古风

一鹊宿高枝,三鹊鸣且飞。

三鹊若得志,一鹊若无为。

一鹊养奇翅,九万君得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