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五歌

身在簪缨志薜萝,登坛年少古谁过。

彤弓棨戟清风在,曲槛疏帘暇日多。

会向交南标一柱,曾从天上挽明河。

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又得五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身居高位却心系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身在簪缨志薜萝,登坛年少古谁过。”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地位与内心追求的矛盾。他虽身居官场,但内心向往的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如同古代的隐士一般。这句诗通过“簪缨”(古代贵族官员的服饰)与“薜萝”(象征隐居生活的植物)的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颔联“彤弓棨戟清风在,曲槛疏帘暇日多。”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生活中的景象。彤弓棨戟代表了权力与威严,清风则象征着公正与廉洁。这两者并存,既体现了官场的庄严与正直,也暗示了主人公在权力与道德之间保持的平衡。同时,“曲槛疏帘”描绘了闲适的环境,与前文形成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在繁忙政务之余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颈联“会向交南标一柱,曾从天上挽明河。”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他希望能在南方找到一片净土,树立自己的理想之柱,同时也曾试图从高处(象征权力与地位)引导天上的明河(象征智慧与真理),反映出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

尾联“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最后以主人公在青春年华里解下束缚,走出官场的枷锁,面对名花,奏起雅致的歌曲,形象地展现了他追求自由与艺术生活的态度。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陈恭尹对于官场与自然、权力与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真正追求的执着表达。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四月十日潘亚目招同王础臣汪寓昭查德尹徐序仔梁药亭林叔吾王紫巘集视苍楼送春分得八庚

郭中登阁万峰呈,笑指江帆历越城。

远道未知芳草歇,高窗先见夏云生。

衰年作别唯须酒,空谷相求岂待莺。

尚有此宵春不尽,归途无惜月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查德尹

前年君自潇湘至,江上维舟初擘荔。

今年荔子尚青青,数日扁舟不肯停。

问君此别将何适,五月风涛下洞庭。

君山一点青在眼,江汉双流何限情。

送君心已登黄鹤,更向天边念脊令。

形式: 古风

赠汪寓昭

三十年来心未已,一片西湖梦中水。

闻君宅外有名园,湖山移入杭城里。

花边放棹夜不归,日上高春眠正美。

人生快意须行乐,世上浮云空复尔。

君不见东方大夫神仙子,金马陆沉饥欲死。

公孙开阁号平津,共宿故人犹布被。

羁縻薄禄固不堪,溪刻终身亦何以。

何如丝竹卧东山,时来乃为苍生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胡绢庵宪长入觐都门便道省亲事后还治赋之

归国还乡共一行,豸冠龙节有馀荣。

晨昏子舍欢何极,玉帛天门礼已成。

万里春风张相宅,满车甘雨赵佗城。

谁人解献中和颂,白发狂歌一老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