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索笔

閒惊綵笔染香胶。自把黛痕描。

而今老去中书令,奈描来、半损轻妖。

待倩欧家紫脚,更须蔡氏红腰。好凭青鸟索香毫。

嘱付几唠叨。一春腕弱时欹颤,学不成、书圣丰标。

写得鸳鸯字软,染来蛱蝶图娇。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风入松·索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书写时的情态与心境。

开篇“閒惊綵笔染香胶”,以“閒”字点出女子在闲暇之余,对彩笔与香胶的惊喜与喜爱,彩笔的色彩与香胶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自把黛痕描”,女子亲自描绘眉眼,展现其对美的追求与自我修饰的过程。

“而今老去中书令,奈描来、半损轻妖。”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年华比喻为“中书令”,感叹岁月流逝,即使精心描绘也难以保持青春的美丽。接下来“待倩欧家紫脚,更须蔡氏红腰”,表达了女子希望借助他人之手,如欧家的紫色鞋子和蔡氏的红色腰带,来增添自己的魅力,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承认了岁月的无情。

“好凭青鸟索香毫,嘱付几唠叨。”青鸟是传说中的信使,此处借指女子希望有人能为她寻找珍贵的毛笔,并且期待着对方的陪伴与交流,体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一春腕弱时欹颤,学不成、书圣丰标。”描述了女子在春日里,手腕因长时间书写而感到疲软,即便努力模仿书法大师的风格,却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流露出对技艺提升的渴望与无奈。

“写得鸳鸯字软,染来蛱蝶图娇。”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女子书写鸳鸯字与绘制蝴蝶图的情景,展现了她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世界的柔软与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书写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技艺提升以及人际交往的思考。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于飞乐.索扇

想轻纨,初弃也,汉院初秋。早班姬、吹动新愁。

奈秋千,力倦后,香汗微流。

春中解佩,只消承、杨柳风柔。

唱舞衣,歌扇句,凝望云头。怎禁他、满月难镂。

问卿卿,将新箑,买向梁州。

寄来妆阁,写些儿、小字银钩。

形式: 词牌: 于飞乐

剔银灯.索粉

记得柳堤初饯。春风省、送莲花艳。

汤饼亲餐,香巾拭汗,妾面何如郎面。别来瘦减。

更难入、萧郎青眼。仙的匀来深浅。

还羞把、轻罗微掩。

一捻粉丸,数匙榴汁,索补芙蓉双脸。盈盈小靥。

才称得、朱樱一点。

形式: 词牌: 剔银镫

御街行.画廊

画廊窗小蝉纱护。彷佛巫山云路。

人来花下看模糊。几把玉郎呼误。

一回才是,临风鹤氅,真个花间度。

殢如朝雨浓如雾。多少情怀未诉。

脱将锦臂与郎添,早虑归时多露。

一番欢爱,一番惆怅,两两频回顾。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一丛花.闺情

银华九寸水溶溶。长自映芙蓉。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

笔床箫局几尘封。閒情拂拭中。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

形式: 词牌: 一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