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蘅所作的《感秋和钱紫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病客独吟江上山,卧看红叶对柴关”,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山上吟咏,卧看满山红叶映衬着简陋的柴门,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颔联“风来已觉桃笙冷,雨过惟馀苔藓闲”,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凉意。微风吹过,使得原本温暖的桃笙(一种竹制的扇子)也感到寒冷;雨水过后,只有苔藓显得格外宁静,展现出自然界在秋风秋雨中的静谧之美。
颈联“堂上虫声喧坐榻,城头月色照沙湾”,转而描写室内与室外的对比。堂上虫鸣声声,似乎在喧闹地诉说着秋夜的寂静;而城头的月色则温柔地洒在沙湾之上,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尾联“少年许国心犹在,感叹于今鬓欲斑”,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虽年华老去,但报国之心依然炽热的豪情。同时,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观全诗,梁以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