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堇浦编修以言获谴诗以讯之

南人作宰相,?世三陆公。继以钟张姜,勋德各可宗。

必欲摈南人,王寇良未通。

后来地气易,逵路多南鸿。

遂欲摈北人,其说将无同。

有明昔中叶,左袒亦成风。

王彭暨谢焦,邪正不相蒙。

南北互用舍,褒讥宜折衷。

川岳应苞苻,刚柔各有钟。

代马与越禽,应运迭污隆。

乃若宗国胄,多以乔木雄。

翼则幸附凤,鳞则幸攀龙。

日月之所近,风云于焉从。

不见丰沛人,屠贩咸奋庸。

至尊御皇极,平衡归大中。

赏部何所树,我见何所容。

吾友杭编修,古今罗心胸。

经术经世务,绰有贾董风。

发言一不中,愆尤集厥躬。

惜哉朝阳凤,而不叶丝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为被贬的杭堇浦编修所作,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探讨了南北人才使用的问题。诗中提到“南人”、“北人”的概念,实际上暗指南方和北方的人才,以及他们在政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诗的前半部分提到历史上南方人物如陆、钟、张、姜等人的杰出贡献,强调了南北人才的并重。接着,诗人提出如果一味排斥某一方的人才,可能会导致政治上的失衡。后半部分则以明朝为例,指出当时对南方人才的偏袒,但同时也提到了王彭、谢焦等正直官员的存在,表明了正邪不相蒙的原则。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杭堇浦的同情,认为他如同“朝阳凤”,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施展空间。

整首诗体现了全祖望对于人才选拔和政治平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被贬官员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的比喻,使得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丰富。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予以乙卯为重四之集于京师次年置闰适在四月因与李侍郎穆堂万翰林孺庐作闰重四诗去年为重四之集于甬上今年置闰复在四月感叹逝波率尔有作(其一)

一章一蔀匆匆过,又报归奇四月来。

嘉会莫寒前度约,芳樽重为闰馀开。

欲消夏日诗千首,为入枫林梦几回。

屈指九年逢再扐,谁将霜鬓促吾衰。

形式: 七言律诗

予以乙卯为重四之集于京师次年置闰适在四月因与李侍郎穆堂万翰林孺庐作闰重四诗去年为重四之集于甬上今年置闰复在四月感叹逝波率尔有作(其二)

侍郎沉疾先投芾,太史龙钟累乞休。

料得只轮伤寂寞,共谁展日溯风流。

分襟已自如萍梗,积闰何缘又麦秋。

我欲从今步长历,几时蓂荚报三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虞美人词

鸿沟既割归太公,旋复背之非英雄。

美人临死何从容,有此差足慰重瞳。

英布周殷愧入地,蒙面何以见江东。

芳魂至今舞春风,其与项庄拔剑之意将无同。

啼鹃集之血泪红。

吁嗟乎野鸡难复位宫闱,生玷辟阳死赤眉。

刘季楚歌空自悲。

美人泉下目未瞑,为告愤王应齿冷。

青燐婆娑助清影。

形式: 古风

即事(其一)

手剪共兜报至尊,柏台风槩更谁伦。

多言毕竟能招咎,不密由来便失身。

圜土刚肠非所耐,重泉碧血有馀辛。

故人一恸君知否,天末荒江野祭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