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堂闻松风

此去中秋才七日,明月堂前秋可即。

山深水远断人踪,僧云居此探消息。

老松夭矫双凤翔,翠色依月新凝光。

神仙所居无乃是,我来访古摩藓苍。

夜长月正当窗白,风入松梢声划划。

娥江元自通涛江,脱似江潮撼僧床。

君不见东坡先生豪一世,寄语重门休便闭。

胸中吐出黄初诗,诗势如潮夐无比。

又不见后山居士真仙人,每遇奇观精神生。

悠悠江水流不尽,晚日浮沈潮势平。

披衣起坐寂无语,松影参差复如故。

风声四散不暂停,遥见江流趁东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明月堂内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满堂内的景象,以及深山远水间僧人探寻消息的情景。老松树的姿态如同双凤飞翔,其翠绿的颜色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鲜明。诗人将明月堂视为神仙居住之所,自己则前来探访,感受古迹的沧桑。

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风声从松梢传来,划破寂静。诗人提到娥江与涛江的交融,仿佛江潮摇动着僧人的床榻。他引用了苏轼和陈师道的例子,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豪情壮志的向往,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在静谧环境中独自思考的情景。风声四起,却未停止,远处江流向东而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曾舜卿

三十五日不见君,今番宠访又三旬。

喜君风度胜似旧,未暇取酒细论文。

西关之西蒋湾北,随分各有数间屋。

只待梅花摘索开,共君清赏意自足。

形式: 古风

苏李河梁相别图

古人重交情,初不分秦越。

诗句联珠玑,中心莹日月。

何人作此图,笔墨已超绝。

因图想当时,交情重于别。

君不见朔风漠漠沙草寒,子卿仗节归汉班。

河梁执手不忍去,安得同飞无羽翰。

形式: 古风

陶梦得弼袖诗见访用元韵

大雅不作诗格变,只今知谁传妙手。

既爱虚飘状风云,又爱雕锼杯杞柳。

半生于此寓吾身,晓吟夕锻苦用心。

可怜汩汩逐外物,未免渐渐亏天真。

我今久已乾面唾,闭门政要深自坐。

春来织柳莺弄声,秋至凋叶蛩相和。

床头一卷古人诗,疾读缓读莫相疑。

君不见口耳之学求宗派,不问血脉在不在。

形式: 古风

十里铺歌

山容偏向秋深瘦,轿行十里日将昼。

斜斜雁字杂真行,节节芙蓉攒锦绣。

向来颇恨日月迟,而今翻道光阴骤。

是中有策君岂知,心要清閒手长袖。

片言轻发潜祸机,驷马难追焉用救。

州家因旱授民词,差官下县拯民饥。

嗟予窃粟惭一饱,破裘短袂肩相随。

君不见流行坎止言所寓,初程且到十里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