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篇“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两句,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自己坐在弯曲的岩石旁边垂钓,周围的水质清澈,心境也随之平静无波。
接下来的“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水中的鱼儿在潭水中自由穿梭,而远处的小岛上,则有猿猴在藤蔓间嬉戏。这里的“潭”通常指的是深而清澈的山谷水塘,“岛”则是湖中或河中的孤立小块土地,增加了景象的层次感。
诗人随后提及历史传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这里的“游女”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仙女或美女,“昔解佩”则是指她们曾在某地留下遗物,如玉佩等。这种表述方式既增加了诗的历史感,又丰富了山水之间的情感色彩。
最后两句“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表达了诗人对这段传说无法寻觅到的遗憾,以及在明月下借助划船工具(棹)而归的无奈。这里“求之不可得”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向往与追寻,而“沿月棹歌还”则是对这份无常与孤独的一种抒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传说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
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
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
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横行塞北尽,独步汉南来。
贝叶传金口,山楼作赋开。
因君振嘉藻,江楚气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