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余泰享隐居

闻说幽栖处,遥连郁木天。

径开移竹地,渠引灌花泉。

坐客留倾酿,邻人访草玄。

京华远游子,那得共盘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寄题余泰享隐居》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

首联“闻说幽栖处,遥连郁木天”,开篇即以“幽栖”二字点明主题,暗示了隐居之地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静谧环境。接着“遥连郁木天”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隐居之所与遥远的郁木天相连,既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偏远,也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颔联“径开移竹地,渠引灌花泉”,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移竹”和“灌花泉”的细节,不仅展现了隐居者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也暗示了这里四季如春,生机盎然的景象。移竹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也象征着隐居者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而引水灌溉花田,则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细心照料。

颈联“坐客留倾酿,邻人访草玄”,则转向了隐居者的生活方式。这一联通过“坐客”、“倾酿”、“邻人”、“访草玄”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隐居者与来访者之间的温馨互动。坐客留饮,不仅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反映了隐居者与外界保持一定联系,但又不被世俗所累的生活状态。而邻人来访,探讨“草玄”,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居者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不仅享受自然之美,更在哲学、文化等领域有所涉猎,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智慧的提升。

尾联“京华远游子,那得共盘旋”,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远离繁华都市、向往隐居生活的游子们的同情与理解。这不仅是对余泰享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那些渴望逃离喧嚣、寻找内心平静的人们的一种共鸣。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寄题余泰享隐居》不仅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歌,更是对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卢沟桥

古道旷秋色,平桥卧夕阳。

水声西下急,山气北来长。

数骑凌空阔,孤烟入渺茫。

人传耕种地,宿昔战争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拒马河

落日苍茫里,秋风慷慨多。

燕云馀古色,易水尚寒波。

岸绝船通马,沙交路入河。

行人悲旧事,含愤说荆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萨天锡画屏

入坐闻流水,开屏见远山。

路通烟树窈,门对野桥閒。

拄杖晴俱出,渔舟暝独还。

祇惭万里客,尘土污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延津渡河

驿路南征远,河津晓渡危。

风雷划簸荡,云日互参差。

鸣橹中流急,悬帆上洑迟。

交州却回日,应及水清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