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渡河

驿路南征远,河津晓渡危。

风雷划簸荡,云日互参差。

鸣橹中流急,悬帆上洑迟。

交州却回日,应及水清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延津渡河》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在渡口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壮阔的自然景象。

首联“驿路南征远,河津晓渡危”,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遥远和渡口的险峻,晨光初照,诗人踏上漫长而危险的旅程,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风雷划簸荡,云日互参差”,生动地展现了渡口附近的自然景观。狂风雷电交织,云层与日光交错,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不安的氛围,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不可预知性。

颈联“鸣橹中流急,悬帆上洑迟”,进一步描绘了渡船在湍急水流中的动态。船桨发出响声,船身在激流中快速前进;而高挂的帆则在逆流中缓缓移动,对比鲜明,形象地表现了渡河过程中的紧张与挑战。

尾联“交州却回日,应及水清时”,诗人设想了未来的某一天,当到达目的地交州时,希望能遇到河水清澈的时刻,表达了对旅途终点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金竹道中书题桃花驿

征南万里使,行道畏蹉跎。

平壤踰淮少,青山入楚多。

田依深谷转,路迫断崖过。

后夜南楼月,羁离奈尔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港口晓行

早起星犹在,前行路稍分。

人家隔树见,山鸟过桥闻。

涧响多于雨,林昏半是云。

晓逢力田者,愧尔一朝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临湘

宿雨愁泥滑,长途畏日斜。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

野屋时依竹,山园各种茶。

巴陵看渐近,遥识故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柳先生祠

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

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

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

后来窃时誉,吾辈得无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