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工吴升

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物胜因人成,雅制传自古。

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曾窥上方制,遗范典刑具。

寸簪束万颖,赡足饱霜兔。

丰融沛行墨,充实自妍富。

行间得茂密,夫岂窘尺度。

浇浮自趋薄,羸劣丑毕露。

清快誇钩心,节括号钗股。

纤纤铦甚锥,祇便庸书伍。

杀锋出光芒,苗枯旱无雨。

龌龊痴冻蝇,安能劂石怒。

尔来邈东嘉,法则自谁祖。

宛见昔制作,齐力万毫努。

吾欲标诸人,示兹明取与。

斲雕还反朴,淳风招已去。

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织组。

谁能一羽力,回彼滔滔注。

百尔今已然,岂但于笔故。

形式: 古风

翻译

兰台上的狐狸毛,山林中珍视鸡爪。
事物之美源于人的喜好,高雅的风格自古流传。
渡江之初的风流韵事,笔墨尚显质朴粗犷。
曾亲见上层的规范,典范规矩皆在此。
一寸发簪束万根笔尖,足以养活众多的兔子。
丰盈的墨水流淌,自身充满华美。
字行间繁密丰富,哪里会受限于尺幅。
浮夸之风自然趋于浅薄,弱点和不足无所遁形。
清秀的钩心设计,如同钗股般精巧。
细长如锥的笔尖,只适合寻常书写。
锐利的锋芒显现光芒,如同干旱中的枯苗期盼雨水。
肮脏的蝇虫怎可激怒坚硬的石头。
自那时起,东边的佳话渐远,法则源自何人。
仿佛能看到过去的创作,万众一心的努力。
我欲以此向世人展示,明确取舍之道。
从雕琢回归朴实,淳厚之风已逝去。
春苗与芦笋不同,宽大的衣袖误作丝织。
谁能以一己之力,逆转滔滔洪流。
今日之事已成定局,岂止关乎笔墨之事。

注释

兰台:古代宫殿名,此处指代文人墨客的书房。
鸡距:鸡爪,象征珍贵或独特的事物。
雅制:高雅的风格或设计。
上方:指上层社会或权威人士。
寸簪束万颖:形容笔多如簪上的针。
霜兔:比喻文思敏捷。
丰融沛行墨:形容墨水充足,流畅书写。
节括:比喻文字结构严谨。
痴冻蝇:形容不识时务的人。
法则:规则、标准。
宛见:仿佛看到。
制作:创造、作品。
斲雕:雕刻,比喻过分雕琢。
淳风:淳朴的风气。
春苗异芦笋:比喻事物的不同形态。
滔滔注:比喻不可阻挡的趋势。
百尔:指众多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所作的《赠笔工吴升》,通过对吴升制笔技艺的赞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书法工具的重视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诗中以“兰台上狸毛”和“山谷爱鸡距”比喻吴升选用优质材料,强调了工艺的讲究。诗人称赞其作品“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又不失新颖。吴升的制笔技术被赞誉为“上方制”的典范,他的作品如“寸簪束万颖”,富有内涵且能满足书法家的需求。

诗中通过对比,批评了那些追求浮华、技艺贫瘠的笔工,而吴升的作品则“行间得茂密”,既有力度又有美感,不拘泥于形式。诗人感慨,吴升的技艺如同“昔制作”,凝聚了万千毫芒的努力,他希望世人能从吴升这里学习到真正的艺术精神。

最后,诗人呼吁回归淳朴,指出过度雕琢可能导致艺术的衰落,如同“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织组”。他期待有人能像吴升一样,以微小之力改变潮流,使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呼唤。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清涵万象阁

望极思悠悠。江如练、籁息浪纹收。

看帆卷帆舒,往来征艇,鹭飞鹭立,远近芳洲。

逝波不舍山常好,祗白少年头。

杜若满汀,离骚幽怨,鸱夷去国,烟浪遨游。

江南知何许,青林晚,山断处、白云浮。

怀古慨今,谁人似我闲愁。

叹醉生浪迹,鲈乡蟹舍,殢红怨粉,莲棹菱舟。

敲遍阑干,默然竟日凝眸。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好事近.前题

春早峭寒天,客里倦怀尤恶。

待起冷清清地,又孤眠不著。

重温卯酒整瓶花,总待自霍索。

忽听海棠初卖,买一枝添却。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沁园春.过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

许大江山,镇临弹压,岂小任哉。

从嶓冢导漾,东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开。

试向中流,回观铁瓮,万石层棱攒剑堆。

金焦峙,号紫金浮玉,卷雪轰雷。君侯文武兼才。

天有为生才南国来。

□历二十年,筹边给饷,上流襟要,几为安排。

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唤金汤气象回。

长淮北,望中原非远,更展恢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赏春

晓上画楼,望里笑惊,春到那家。

便从臾闲情,安排醉事,寻芳唤友,行过平沙。

最是堪怜,花枝清瘦,欲笑还羞寒尚遮。

浓欢赏,待繁英春透,后会犹赊。归时月挂檐牙。

见花影重重浸宝阶。

□铜壶催箭,兽环横钉,浓斟玉醑,芳漱琼芽。

步绕曲廊,倦回芳帐,梦遍江南山水涯。

谁知我,有墙头桂影,窗上梅花。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