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秋夜怀柔吉妹

深院一灯青。孤吟睡未成。听萧萧、叶打疏棂。

断雁数声更四转,霜坠影、峭寒生。花瘦太伶俜。

凉蟾绕画屏。记年时、笑语分明。

不信欢场如梦短,寻梦去、梦难成。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南楼令·秋夜怀柔吉妹》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秋夜中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先,“深院一灯青”,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深邃的庭院中仅有一盏昏黄的灯火,营造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这一句通过“一灯青”三个字,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环境的冷清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感。

接着,“孤吟睡未成”,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孤独状态。在这样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无法入眠,只能通过吟诵来排遣心中的寂寞。这句诗不仅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某种情感的渴望和追寻。

“听萧萧、叶打疏棂”,通过听觉描写,将读者带入到秋夜的环境中。落叶在风中飘落,敲打着稀疏的窗户,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既凄凉又富有诗意,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断雁数声更四转,霜坠影、峭寒生”,这两句继续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情感。断雁的哀鸣,霜降的寒冷,都象征着离别与孤独。雁群的飞过,似乎预示着分离,而霜的降临,则是寒冷的象征,暗示着情感的冷却与距离的增加。

“花瘦太伶俜”,以花喻人,通过描绘花朵因季节变换而显得瘦弱、孤单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花朵的瘦弱与伶俜,与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相呼应,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凉蟾绕画屏”,通过月亮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月亮围绕着画屏,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月光般洒满整个夜晚。

“记年时、笑语分明”,回忆起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笑声犹在耳边回响,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当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不信欢场如梦短,寻梦去、梦难成”,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渴望。然而,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使得这种愿望难以实现,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幅秋夜思友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萧萧雨.秋日怀嘉定表妹

正清秋天气雨初晴,薄暮嫩凉侵。

渐白萍风起,莲衣零落,桐叶萧森。

来雁不传芳讯,云树影沉沉。

减却清游兴,冷醉孤吟。

望处半竿残照,共炊烟一缕,阁住疏林。

却高楼谁倚,横笛诉离心。

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红瘦倦幽寻。

无聊甚、倩如钩月,来伴更深。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如此江山

百年几度逢今夕,当头月明如镜。

曲绕花阴,闲凭阑角,酒面被风吹醒。霜寒鹤警。

指楼阁参差,塔灯红映。

敲破尘心,一声清磬出峰顶。

良宵偏爱漏永,向溪桥伫立,无限幽兴。

树色迷蒙,水痕清浅,凉浸一天星影。此时此景。

讶玉宇蓬壶,还在人境。便欲乘风,漫愁鸾背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买陂塘.题汪邺楼师仓山读书图

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

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香雾袅。

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

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

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临墨沼。

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

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木兰花慢.寄小芬二妹洛中

指烟峦一角,认十载、旧欢场。

记花坞题红,柳堤拾翠,春满江乡。芳塘。

半篙涨暖,约兰闺彩伴泛轻航。

不识闲愁滋味,憨嬉九十韶光。神伤。蓦地饮离觞。

分袂怅河梁。纵雁足传情,蝇头寄恨,轮转柔肠。

凄凉。夜来细雨,慰无聊谁与话西窗。

一夕心驰洛浦,梦回人隔潇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