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旷望蓬池上,池平失素波。
鸱鸢貌閒暇,樗栎意婆娑。
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
回瞻百常阙,非为五噫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在蓬池之上眺望远方,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旷望蓬池上"一句,设定了诗人的视角和心境,"池平失素波"则表达了一种静谧无波的水面状态。
接下来的"鸱鸢貌閒暇,樗栎意婆娑"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描绘了鸟儿悠闲自得的样子,以及树木间微妙的情感交流。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致之中。
"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朦胧的自然美。这里的"金彗"和"钿螺"都用来比喻云雾缭绕的山峰,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腻感受。
最后的"回瞻百常阙,非为五噫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百常阙"可能指的是远处连绵的山势,而"非为五噫歌"则显示了诗人对传统诗词形式的一种超越和创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远。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两朝推巨德,万务罄斯猷。
汉日左右手,尧年忠孝侯。
名言天下满,故事省中留。
宸篆旌碑首,刊文又几秋。
庆历公三入,边陲扰太平。
啖金真间敌,挠酒不寒盟。
上印情虽切,然髭病遽轻。
惜哉天弗慭,宸幄泪先横。
昔去劝明辟,俄归参大钧。
公孙未及相,诸葛已伤神。
名待天渊蔽,文争日月新。
英魂同玉树,不向土中春。
密疏即储胥,指言刀锯馀。
难排赵高鹿,竟葬楚江鱼。
愤魄栖长濑,冤氛犯太虚。
无人抉君目,他日见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