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四)

逢人九顿首,遇事三折肱。

虽知少为狂,正复老可憎。

吾今有储粟,吾昔有短檠。

鲁论训何如,周易读未曾。

言归又言归,儿女唤不应。

形式: 古风

翻译

遇到人就深深鞠躬九次,处理事情时常经历曲折。
虽然年轻时有些狂妄,但随着年老更显得惹人厌烦。
如今我存有粮食,过去也曾有简陋的书桌陪伴。
《鲁论》的教诲怎么样,周易却从未完整研读过。
说着说着又要回家,却被孩子们的呼唤打断。

注释

逢人:遇到人。
九顿首:深深鞠躬九次。
遇事:处理事情。
三折肱:经历曲折。
少为狂:年轻时的狂妄。
老可憎:年老惹人厌烦。
储粟:存有粮食。
短檠:简陋的书桌。
鲁论:《鲁论》(儒家经典之一)。
周易:《周易》(古代占卜学经典)。
未曾:从未。
言归:说着说着。
儿女:孩子们。
唤不应:被呼唤不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自我反思。首句“逢人九顿首”描绘了对朋友的深厚敬意,次句“遇事三折肱”则暗示了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诗人感慨自己年轻时的狂放不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觉得老去的自己有些惹人厌烦。

诗中提到“吾今有储粟”表达对生活的准备和对友人的关怀,而“吾昔有短檠”则回忆起过去的勤奋学习,但遗憾的是“鲁论训何如,周易读未曾”,表明他对儒家经典研读尚有不足。最后两句“言归又言归,儿女唤不应”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阶段的感慨,体现了陈傅良深沉的人生智慧和对学问的谦逊态度。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三)

有书但遮眼,有位亦养痾。

养痾犹近名,遮眼已患多。

聊复岁晏尔,柰此人远何。

声光正横空,议论如悬河。

宜君见别轻,款曲理则那。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二)

相从意气豪,相知鬓毛斑。

细说竟昨非,浅斟始今欢。

每怀吾党多,未救此世难。

一则琢冰雪,再则纫芝兰。

骚人绝芳洁,孰与风人宽。

形式: 古风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一)

离逾十年合,合复十月离。

往日苦无及,来日忽未知。

江源与海通,吴会与蜀违。

通固天道常,违亦物理宜。

勿作儿女感,是中有精微。

形式: 古风

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其四)

百吏不可试,卷怀州校官。

翩然落南闽,不为荔子丹。

彫虫妙经术,倚市多儒冠。

吾道未必贵,政此良已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