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越分争火烛天,问渠何事竟茫然。
可怜乡社成焦土,囷极监门绘不全。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首句“吴、越分争火烛天”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烽火连天,如同白昼。接着,“问渠何事竟茫然”,诗人不禁发问,为何会有如此悲剧发生,充满了对战争的质疑和无奈。
“可怜乡社成焦土,囷极监门绘不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乡社,即乡村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如今却化为焦土,一片荒凉。囷,可能指粮仓,监门则可能是监狱或关押的地方。这两处的描绘,不仅表现了物质损失的巨大,也暗示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荦确遍沙湾,匆匆薄暮还。
风腥知近海,日暗欲衔山。
策蹇粘泥滞,浮鸥踏浪閒。
遥瞻阛阓接,犹在莽苍间。
抛琴将半载,废卷亦三旬。
势逼难通隐,时艰枉率真。
干戈生咫尺,乡社痛湮沦。
拨乱诚无术,劳劳愧此身。
晓夜奔驰歇未能,几回马上自凌兢。
荒郊日落鸮啼树,野店宵深鼠瞰灯。
寂寞剧怜生趣减,传闻每痛死伤仍。
何时丑类都歼尽,玉蠋重调岁序登。
狺狺吠犬惊人起,哑哑啼乌绕树重。
堠卒频敲穷巷柝,山魈乱撞破楼钟。
风行老屋寒泉吼,月暗空林宿务浓。
唤醒仆夫聊伴胆,天明神思尚憧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