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赋

抛琴将半载,废卷亦三旬。

势逼难通隐,时艰枉率真。

干戈生咫尺,乡社痛湮沦。

拨乱诚无术,劳劳愧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赋》,出自清代诗人林占梅之手。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时局和个人困境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抛琴将半载,废卷亦三旬”,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远离琴瑟,搁置书籍的状态,暗示了他内心的困扰和逃避。琴与书本常被古人视为修身养性、寄托情感的工具,而“抛”与“废”则反映了诗人对这些传统生活方式的暂时放弃,可能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动荡不安,或是个人心境的疲惫。

颔联“势逼难通隐,时艰枉率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临的外部压力与内心的挣扎。在“势逼”的情况下,想要保持“隐”的生活状态变得困难,而在“时艰”之际,坚持“率真”的性格似乎徒劳无功。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颈联“干戈生咫尺,乡社痛湮沦”,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争的阴影近在咫尺,家乡和社区遭受破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

尾联“拨乱诚无术,劳劳愧此身”,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混乱局面感到束手无策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自责。这句诗既是对个人能力有限的谦逊承认,也是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与社会大势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面对时代巨变和个人困顿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往各庄安辑马上口号

晓夜奔驰歇未能,几回马上自凌兢。

荒郊日落鸮啼树,野店宵深鼠瞰灯。

寂寞剧怜生趣减,传闻每痛死伤仍。

何时丑类都歼尽,玉蠋重调岁序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夜宿斗案棚庄

狺狺吠犬惊人起,哑哑啼乌绕树重。

堠卒频敲穷巷柝,山魈乱撞破楼钟。

风行老屋寒泉吼,月暗空林宿务浓。

唤醒仆夫聊伴胆,天明神思尚憧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小寒后煖如三、四月间,作此志异

谁信寒晖北陆行,羊裘葛帔日纷更。

只缘气煖花先发,岂为民贫地久晴。

人畏萑苻同虎穴,?喧窗户作雷声。

莫言世事沧桑甚,节序迁流也不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将近新庄口号

遥望眼朦胧,非复旧闾里。

忽闻鸡犬声,前村藏雾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