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得七首(其二)

形存我有天,形解天有我。

性量反厥初,理真气不堕。

望月空中明,逐水月碎琐。

天人同一原,以此识担荷。

惜情但犹豫,流光悲石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鉴赏

这首诗《读书偶得七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洞察。

首句“形存我有天,形解天有我”以“形”与“天”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个体与宇宙的关系。在“形存”时,个体与宇宙相依存;当“形解”后,宇宙中仍存有“我”的痕迹,体现了生命的永恒与宇宙的包容性。

接着,“性量反厥初,理真气不堕”表达了个体本质与宇宙真理之间的联系,认为个体的本质回归到最初的纯粹状态,真理与气(生命力或精神力量)不会消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永恒性。

“望月空中明,逐水月碎琐”运用自然景象作为比喻,月亮在天空中明亮而完整,而在水中则因水流的波动而破碎不全,象征着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状态,以及宇宙真理在个体感知中的显现方式。

“天人同一原,以此识担荷”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认为人与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这种认识,个体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惜情但犹豫,流光悲石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情感的珍惜。时间如同飞逝的石火,短暂而宝贵,因此在面对情感时应珍惜并果断行动,避免犹豫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体与宇宙、生命与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真理、承担责任和珍惜情感的主题。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书偶得七首(其三)

经纶起方寸,所恃宁不危。

积微潜自引,灵辉扩无涯。

纤云蔽朗照,日月用以亏。

况乃汨嗜欲,自戕良可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读书偶得七首(其四)

乾坤无息运,此实大道机。

至人握其要,惧与化育违。

纷纶物杂投,操之在几希。

几希争人鬼,内是外则非。

应者不拘方,受者各有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读书偶得七首(其五)

大业在宇宙,大用根虚无。

神以敛而照,智以用而疏。

所以古至人,容貌类庸愚。

妍媸形自现,渊镜仍其初。

形式: 古风

读书偶得七首(其六)

造物吾慈母,厚生讵所惜。

诸艰笃儆策,素怀试不易。

安贫贞顺事,昧缺动忍益。

怨尤显逆情,神听不咫尺。

慎密饫道腴,足以验晨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