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禅处

万木森寒入翠微,飘然鹤发久忘机。

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

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

问师何代天台住,手种青松已十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一位在天台山修行的老僧。首句“万木森寒入翠微”展现了冬季山林的肃穆与生机,树木葱郁,隐没于苍翠之中。老僧“飘然鹤发久忘机”,形象地刻画出他超脱尘世、心无杂念的禅定状态,白发如鹤,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两句,诗人通过溪水潺潺和山色恒久,寓意世间万物的变迁无常,唯有山川永恒,暗示了老僧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不执着于世俗的是非判断。

“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描绘了僧人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涧边草丛让行者迷失,岩花悄然凋落,落在老僧的禅衣上,增添了静谧的禅意氛围。

最后,诗人以问答的形式询问老僧在此居住了多少年,那亲手种植的青松如今已粗大十围,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僧人的坚韧修行。整首诗寓言深刻,赞美了老僧的禅定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44)

释敬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鲁封居士问天台次韵

山家日日饭胡麻,此事寻常不欲誇。

惟有道人风味别,每从峰顶嚼红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住山吟.为与了上人作

结庐人境外,终日掩柴关。

法侣檐前树,禅心雨后山。

种松期鹤宿,扫石待云还。

寂寞幽栖子,忘机与物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薄暮偕瘦松龙山散步

兴来驱我去,薄暮入云深。

流水半江月,松风万壑琴。

归渔喧渡口,晚磬出疏林。

与子一为乐,弥生清净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中漫兴

酷爱翠微间,风光分外闲。

红泥肥紫芋,白石瘦青山。

流水落花去,夕阳飞鸟还。

终年无客到,寂寞掩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