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哀悼之作。首句“朔雪炎风共此年”描绘了严冬酷暑交织的岁月,暗示了岳飞一生的艰难与不屈。接着,“中原父老亦堪怜”表达了对中原百姓在战乱中受苦的同情,同时也暗指岳飞的抗金是为了恢复和平。
“竖儒屡遣祈求使,大将空持杀伐权”两句,通过对比,讽刺了朝廷中的文臣无能,武将空有权力却无法改变战局,暗指岳飞被排挤和陷害的悲剧。接下来,“忠谊有碑书大节”赞扬了岳飞的忠诚和高尚节操,他的事迹被铭记在历史的丰碑上。
“奸邪无面见重泉”则痛斥了那些陷害岳飞的奸佞小人,他们没有勇气面对岳飞的英灵。最后,“至今宰木犹南拱,遗憾西陵是墓田”以树木依然指向南方,象征着岳飞的遗愿未竟,而他的墓地在西陵,表达了诗人对岳飞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岳飞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