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岩

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

摇楫横大江,褰裳蹑高楼。

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

老矣宁再来,为作竟日留。

乌帽程丈人,闭户本好修。

骇机一朝发,议罪至窜投。

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

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

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雠。

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停船在涪州岸边,带着孩子游览北岩。
划桨穿越宽阔的大江,提起衣裳登上高高的楼台。
雨雾弥漫,山色半隐,江水上涨,仿佛地面都要漂浮起来。
年事已高,恐怕再难重游,今日就在此处停留终日。
乌帽老者程丈人,平日喜好修身养性。
然而一旦机缘巧合,因言获罪,甚至被流放。
党禁长期未能解除,战乱的尘埃笼罩着神州大地。
积怨酿成大祸,这悲哀是谁最初策划的呢?
小人没有长远打算,只顾个人恩怨。
后人应以此为鉴,我写诗记录下这岩间的幽深之处。

注释

舣船:停船。
携儿:带着孩子。
摇楫:划桨。
褰裳:提起衣裳。
失:消失。
欲浮:似乎要漂浮。
宁:哪里还。
竟日:整天。
程丈人:姓程的老者。
闭户:居家不出。
骇机:意外之事。
窜投:流放。
党禁:政治迫害。
战尘:战争烟尘。
修怨:积累怨恨。
稔祸:酿成灾祸。
私雠:私人恩怨。
鉴兹:以此为鉴。
赋诗:写诗。
岩幽:岩间的幽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北岩》,描绘了诗人带儿子游览北岩的场景。首句“舣船涪州岸”写诗人停船于涪州岸边,接下来“携儿北岩游”表达了亲子同游的温馨。诗人摇动船桨,横渡长江,又提起衣裳登临高楼,展现了山水之景和豪迈之情。

“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两句通过雨雾和江水上涨,营造出一种迷茫而壮阔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恐怕难以再有此游历,因此决定在此停留一日。

诗中提到的“乌帽程丈人”可能是一位名叫程的友人,他闭门修身,但因一时不慎触怒权贵,遭受了严厉的惩罚。“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压抑和战乱频仍。诗人批评那些小人没有远见,只顾个人私仇,导致国家陷入困境。

最后,诗人以“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深深忧虑,并希望后人能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记住北岩的幽深与世事的沧桑,警惕小人的阴谋和私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山水游记的生动描绘,又有对时局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陆游诗歌的丰富内涵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北斋

质衣葺北斋,攲坏略撑拄。

窗扉则虚名,聊足度寒暑。

独学无与论,推覈实劳苦。

审观古人意,十亦得四五。

无功与子光,相可岂待语。

一床宽有馀,高卧听檐雨。

形式: 古风

北望

中原堕胡尘,北望但莽莽。

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

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

岂无豪俊士,愤气塞穹壤。

我欲友斯人,悲诧寄遐想。

梦行黄河滨,云开见仙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北窗

晏婴长不满五尺,淳于饮能至一石。

老无功名未足叹,滑稽玩世亦非昔。

当年交友倾一时,谁料蓬门今寂寂。

陈山李石千载士,早死当为天下惜。

斯文显晦端有命,道悠运促非人力。

我今稽山一老农,百岁不死知何益。

后生可畏要有人,谁能隐若一敌国。

狂言勿发心自惊,归卧北窗还默默。

形式: 古风

北窗

老人日夜衰,卧起常在背。

窗间一编书,终日圣贤对。

东皋客输米,粲粲珠出碓。

南山僧饷茶,细细雪落硙。

吾儿亦解事,稀甲自锄菜。

一饥既退舍,百念皆卷旆。

闲身去俗远,澄念与道会。

宿痾走二竖,美睡造三昧。

挂冠反布韦,上印谢银艾。

庭中石苍然,此客真度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