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法华赞

褰裳登九重,走笔书十三。

两头俱不住,临去又图南。

形式: 押[覃]韵

翻译

提起衣裳登上九重天,疾笔挥毫写下十三行。
诗的两端都无法停留,即将离去又指向南方。

注释

褰裳:提起下摆(古代服装)。
九重:指天宫或极高之处,象征深远。
走笔:快速书写。
书:写。
十三:数量词,表示很多或连续不断。
两头:诗的开头和结尾。
临去:即将离开时。
图南:指向南方,寓意追求理想或新的开始。

鉴赏

这首诗名为《言法华赞》,是宋代僧人释心月所作。诗中以“褰裳登九重”起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或僧人攀登崇高的境界,可能象征佛法的深奥或内心的虔诚追求。接下来的“走笔书十三”暗示了书写佛法经文的过程,或是快速而流畅的禅修领悟。

“两头俱不住”表达了对世间俗务和尘世束缚的超脱心态,意指不执着于任何一端,达到心灵的自由自在。最后的“临去又图南”则寓意在即将离开尘世或结束此番修行之际,仍然保持着向佛法真理的不断追寻,向着更高的精神目标前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佛教的出世思想与对佛法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诗人释心月对于佛法修行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刺血写法华

矮窗岑寂中,一字一点血。

血尽笔秃时,止止不须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宗道者赞

一双破草鞋,无跟又无耳。

袈裟包不得,拄杖挑不起。

只知赤脚下桐城,不免桐城人笑你。

形式: 押[纸]韵

宝公和尚赞

鹰窠大士,示现无方。生于宋代,老于齐梁。

杖头刀尺,隐显全彰。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至今坐断独龙冈。

形式: 押[阳]韵

虎丘惠长老请赞

万里晴空,一声霹雳。尽大地人,掩耳不及。

浩浩清风生八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