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深处诗

种得筼筜数百竿,筑亭深处伴秋寒。

危梢滴露清堪掬,密叶笼云翠作团。

夜月虚涛翻素壁,晚风清佩响雕栏。

漪漪绝胜淇园好,会看窗前宿凤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深处的静谧与清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韵味。

首句“种得筼筜数百竿”,开篇即点明了竹林的规模与生长之盛,筼筜是竹的一种,这里用以形容竹的数量繁多,生机勃勃。

“筑亭深处伴秋寒”一句,通过“筑亭”这一动作,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亭子作为观景之所,不仅为游者提供休憩之地,也成为了欣赏竹林美景的绝佳视角。而“伴秋寒”则暗示了竹子在秋季的坚韧与耐寒,表现了竹子不畏严寒的品格。

接下来,“危梢滴露清堪掬,密叶笼云翠作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细节之美。竹梢上的露珠如同清澈的泉水,轻轻一捧即可得到;而密密的竹叶在云雾中仿佛形成了一团翠绿的云彩,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活力。

“夜月虚涛翻素壁,晚风清佩响雕栏”则将时间推进至夜晚与傍晚,月光下的竹林如同波涛翻滚,映照在墙壁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晚风吹过,竹叶的轻摇仿佛佩戴着清脆的铃铛,响彻雕栏,增添了竹林的韵律感与动态美。

最后,“漪漪绝胜淇园好,会看窗前宿凤鸾”表达了对竹林美景的赞叹与向往,将竹林之美与淇园(古代著名的竹林)相比较,认为竹林的美绝不亚于淇园,并期待在窗前能见到栖息的凤凰与鸾鸟,象征着竹林的祥瑞与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生命力以及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

邓资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深处诗

吴门烟雨掩荆扉,湘楚清兮一径微。

丛覆蔽空忘昼永,凉生入夜觉寒归。

王猷疏散人皆仰,刘向操持世不违。

儒业已闻沾宠渥,休将宦思恋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竹深处诗

高人适幽趣,羡此琅玕清。

新梢和露滴,旧叶迎风鸣。

结屋住深处,时见茶烟横。

焚香手遗编,讵有尘虑萦。

一自绾章绶,梦入吴中行。

觉来尚幽意,满抱凉吹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竹深处诗

碧琅玕下觅幽踪,行尽斋居路始通。

烟歛月梢金琐碎,风生云干玉琤琮。

秋光满座阴长合,靛色清神暑自空。

净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画

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

好水好山涂抹尽,阿婆脸上不曾搽。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