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游南山

都梁山色杨柳青,天乞羁臣如许情。

不嫌野褐垂垂老,故作春风踽踽行。

幽花傍水有孤笑,好鸟随人时一鸣。

晚饭招提且僧钵,关心七尺瘦藤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都梁山色映着青青杨柳,苍天仿佛怜悯我这被贬之人的情怀。
我不嫌弃身着简陋衣裳的老态,故意装作春天般独自漫步。
幽静的花儿在水边独自微笑,可爱的鸟儿跟随我偶尔鸣叫。
在僧院晚餐,我用僧侣的饭碗,心中挂念的是那瘦弱的藤杖带来的轻盈感。

注释

都梁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峰。
羁臣:被贬谪或流放的官员。
野褐:粗布衣服,形容生活简朴。
春风踽踽行:形容孤独而悠闲地漫步,如春风一般自在。
招提:指僧院或寺庙。
僧钵:僧侣用的食具,这里代指僧院的晚餐。
七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1.7米,此处指人的身高。
瘦藤:形容藤杖细长而轻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雅的山水田园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享受的深情。首句“都梁山色杨柳青”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都梁山上的杨柳已经泛绿,显示出大地回春的生机。

接下来的“天乞羁臣如许情”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无限的情感。这里的“羁”字有拘束、羁绊之意,意味着诗人与这片山水之间有着不解之缘。而“如许情”则表达了这种情感之深厚。

第三句“不嫌野褐垂垂老,故作春风踽踽行”,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历程的接受与尊重。这里的“野褐”指的是野地里的粗糙衣衫,用来比喻岁月给大自然带来的沧桑变化。而“垂垂老”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写照,诗人并不嫌弃这种自然界中的老去,而是欣然接受,并且以此为契机,感受春风中蕴含的生机。

第四句“幽花傍水有孤笑,好鸟随人时一鸣”,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这片幽深的山谷里发现了与世隔绝的幽花,它们在水边开着,带有一丝孤独的微笑。而那些好鸟,则不时地发出鸣叫,与诗人相伴。

最后两句“晚饭招提且僧钵,关心七尺瘦藤轻”,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晚饭时分明地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那简单的僧钵一样,不为繁华所动。而“关心七尺瘦藤轻”则显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切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以及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新亭梅偶作

衡门宿昔只栖迟,惭愧三堂春事奇。

为有丛筠傍流水,故教疏影作横枝。

香罗未办凌波去,素魄休论啼鴂时。

乞与江南风格在,鼻端聊遣广文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

建业风流端可怜,石城江色晓鲜鲜。

鸟窥汉节梅花底,雨湿柁楼春水边。

霜发雠书有东观,锦囊觅句属南天。

枯肠不饱大官肉,我种芋魁今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沙泉鹊梨古柳

莫遣殊方一片飞,风光有底肯相遗。

含愁要作红雨去,绝恨独眠清昼时。

古井犹窥光灿灿,儒冠不道鬓垂垂。

鸟歌长日偏称意,办得唤人来朵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郭功父

儿童畴昔看挥毫,未觉雄辞愧广骚。

谈麈纵横走雪电,诗坛磊落建麾旄。

捐身鱼鸟黄尘远,隐几江湖白浪高。

短褐婆娑弄明月,纷纷冔冕一鸿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