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石镜精舍会集韵(其三)

太古日巳远,转觉浮伪并。

不闻金兰契,岂愿同盘盟。

浮云无定态,流水难西行。

滔滔势利间,岂识韶濩声。

翻思机巧徒,明灭风前灯。

闭门绝闻见,所亲惟父兄。

丈人忽来过,雅淡振轩楹。

山禽竞喧呼,童稚亦欢迎。

清诗多古调,妙论超时英。

富贵苟不累,贫贱孰能萦。

群贤共舒睡,万物属品评。

星斗罗奇襟,风云动高情。

瞿瞿世仪表,济济古冠缨。

孰知枳棘间,尚有鸾凤鸣。

鲰生寡交接,游息在村坰。

偶玆观美德,夙兴当服膺。

幸托龙门赏,终期崇令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再次石镜精舍会集韵(其三)》。全诗以深沉的哲理和高远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即揭示了对浮华虚伪的厌倦,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以及对功利世界的疏离。接着,诗人通过“浮云”与“流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态炎凉与人心的漂泊不定。随后,诗人反思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如同风前之灯,明灭不定,毫无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友情的赞美,描述了老友来访时的温馨场景,以及交谈中的高雅情调和超脱时俗的见解。诗人强调了富贵与贫贱不应成为束缚个人自由与追求的精神枷锁,而真正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富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德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得到高人赏识的庆幸。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方孝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病眼喜郡守见过

目疾不饮酒,昏昏心意烦。

忽闻郡守至,出户强开颜。

况睹温粹姿,复聆岂弟言。

乃知盛名世,属任多才贤。

神欢坐忘疲,欲起屡相援。

笋蔬雨馀美,细酌林花间。

风煖落英过,日斜归鸟喧。

苦云事填委,未暇苏痌瘝。

高位不易居,斯民良亦难。

一夫或冻馁,仁者为悲酸。

腐儒实无能,教士惭素餐。

临觞愿有祝,早使群黎安。

形式: 古风

题信可时经历熨帛图

圣主恩如天,赐帛一万匹。

承之锦绣段,重之踰金璧。

西风摧刀尺,将为君子衣。

熨贴既匀调,粲粲光陆离。

防胡犹未巳,行役何当归。

为君重着絮,此地饶寒威。

形式: 古风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

独遭诬枉搆,既往有馀悯。

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

公来作蓍龟,王略见封畛。

上为宗社镇,下为邦国准。

旂常揭日月,钟罄罗簴簨。

讽谏陆贾多,制作张华敏。

格天诚密运,恤物涕潜陨。

气回穷冬温,力导大川引。

竭忠职调护,垂老辞疾疢。

谓可乐桑榆,相从拾芝菌。

安知事乖谬,玄造独何忍。

颠顿万里行,流离阖门殒。

所馀巳无几,犹受饥冻窘。

自顾受深知,无能效赒赈。

是非属公议,不以穷达泯。

终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轸。

纷纷荣辱论,百世同一哂。

三叹秋风前,目送高飞隼。

形式: 古风

邻父携酒相饮

夷惠俱可慕,清和合天真。

汨予流俗中,岂暇思古人。

抱拙耻为佞,遇物展殷勤。

虽无失巳尤,事过每自嗔。

邻翁偶相访,延坐列主宾。

为言秫田登,愿我尝其新。

巨榼倾浊醪,鸡黍杂前陈。

持杯强劝饮,礼率意态亲。

顾予寡德业,无以给北邻。

何阶及尔辈,愧此风俗淳。

酒酣述往事,所历多苦辛。

却忆全盛时,无言指苍旻。

世运有隆替,玄造岂不仁。

父老且少安,汝本三代民。

九重敦政教,万几尽经纶。

行当被嘉泽,鼓舞歌圣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