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建德尹蒋文广致政还光福

京尘衮衮鬓毛斑,朝捧除书暮乞还。

三径已嫌陶令晚,一丘长伴谢公閒。

仍知建德非吾土,免使移文自北山。

光福杨梅今正熟,冰盘归荐鹤头丹。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浮沉后,最终选择退休回归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中以“京尘衮衮鬓毛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岁月的流逝,鬓发斑白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痕迹。接着,“朝捧除书暮乞还”则展现了这位官员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挣扎,最终选择了“一丘长伴谢公閒”,即退隐山林,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

“三径已嫌陶令晚”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陶渊明早年归隐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未能及早归隐的遗憾。“一丘长伴谢公閒”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谢灵运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

“仍知建德非吾土,免使移文自北山”两句表达了对所任职之地的不适应,以及对真正归属之地的渴望。最后,“光福杨梅今正熟,冰盘归荐鹤头丹”描绘了回归故乡后的喜悦,光福的杨梅成熟,冰盘中摆放着美味的食物,鹤头丹则可能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九月晦日玉延亭看菊

秋尽燕南菊有华,品题犹自待诗家。

酒浇屈子醒魂杳,灯晃西施醉影斜。

九日风光今已负,百年世事亦无涯。

升堂细碎还堪撷,杜老无庸晚见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竹赠陈御史瑞卿

玉立娟娟不受尘,昆山惯与竹传神。

冰霜高节知难并,捲赠乌台铁面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林方伯还闽

安定苏湖教独行,无能还愧老门生。

几年阔别无消息,四海相逢是弟兄。

荀氏八龙俱騕袅,唐家九牧世簪缨。

燕山岁暮征车发,把酒城东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昭子希周失解

前修未远力须追,中道无缘忽自疑。

名似甘罗殊未蚤,器如马援不妨迟。

卑高在手谁能定,冷暖于人只自知。

莫怪羲之羡怀祖,瑶环重映碧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