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灵观

兹山虽特起,远窥殊未豪。

三休出云际,始知盘踞高。

大江分一线,众峰环千遭。

溪谷粗可辨,绿树皆蓬蒿。

羽衣何年来,钓取海上鳌。

盛衰伸臂顷,古屋风颾颾。

元和有遗刻,双旌挟时髦。

想见饮清旷,秀句含春醪。

万世同一兀,名字空嘈嘈。

吾其鍊仙骨,玉京摘蟠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这座山虽然独特耸立,但从远处看并不显得雄伟。
三次攀登至云层之上,才真正体会到它的高度有多么险峻。
长江在这里划出一道分界线,众多山峰环绕着它,景象万千。
山谷勉强能分辨,绿色的树木都长满了杂草。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穿着羽衣来此,试图钓取海中的巨鳌。
世事盛衰变化快速,古老的房屋在风中摇曳。
元和年间还留存着遗迹,当时的名士们曾持双旌游历。
想象他们在此畅饮清泉,优美的诗句中蕴含着春酒的甘甜。
万世以来,这里始终寂静如一,姓名的喧嚣已随风消散。
我希望能修炼成仙,去玉京摘取那蟠桃。

注释

特起:独特耸立。
殊未豪:并不显得雄伟。
三休:多次攀登。
盘踞:险峻的高度。
大江:长江。
双旌:古代官吏出行的仪仗。
清旷:清澈旷达。
名字:姓名的声名。
鍊仙骨:修炼成仙。
玉京:传说中的仙界。
蟠桃:神话中的仙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中灵观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迹。

“兹山虽特起,远窥殊未豪。”开篇即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座突兀而独特的山峰,在远处观察时,其雄伟尚未完全展现。

“三休出云际,始知盘踞高。”诗人在经过三次休息后,终于攀登至云端,方才真正体会到这座山的高峻。

“大江分一线,众峰环千遭。”这里的“大江”可能是指某一条著名河流,它如同一道界限,将众多的山峰环绕,形成了一番壮观景象。

“溪谷粗可辨,绿树皆蓬蒿。”溪谷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清晰可辨,而周遭的绿树则显得茂密而蓬乱。

“羽衣何年来,钓取海上鳌。”诗人心向往着仙界,幻想着有朝一日能身穿羽衣,降临凡尘,甚至能够在海上捕捉到神话中的巨鳌。

“盛衰伸臂顷,古屋风颾颾。”这里描绘了一种时间流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房屋的兴废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改变,而古老的建筑在风中发出呜咽的声音。

“元和有遗刻,双旌挟时髦。”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某个时代——元和年间留下的文字记载,以及象征权威与荣耀的旗帜。

“想见饮清旷,秀句含春醪。”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饮酒赋诗的情景憧憬,那些清新脱俗的诗句中似乎还能品出春天的醉意。

“万世同一兀,名字空嘈嘈。”诗人感慨于历史长河中的名姓如过眼云烟,没有什么能够真正永恒,只留下空泛的名声。

“吾其鍊仙骨,玉京摘蟠桃。”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炼制成仙的愿望,以及在神圣的玉京中采摘灵异果实的幻想,这里“锻”字用作“炼”,意味着修炼至纯粹无暇。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与个人仙境向往的情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理想。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灵泉呈性老

晓发云灵山,午憩灵泉山。

两山信有灵,相对各开颜。

阿师达磨孙,文字昔所删。

戏出香积供,怜我半生孱。

时维春物老,馀花见班班。

杜宇闹蒙密,胡蝶舞清闲。

大似师说法,奥路辟重关。

市区巧攘夺,日中谁先还。

请以一枝筇,从师两山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游空山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褰衣却上清虚阁,丛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来者先自叹烦促。

时于缺罅见一一,烟江黛嶂堆青绿。

先人昔此断还往,三年学古忘幽独。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馀石刻记经轴。

拂尘再诵心欲折,世态万变流光速。

我方投迹随喧鬨,文字堆床未尽读。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宽闲继前躅。

留连两日同僧饭,更念重来几凉燠。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形式: 古风

游樊氏阡分韵得事字

山深少车辙,雨馀多空翠。

不知穷秋中,草木乃尔媚。

隐君一抔土,诸子几掬泪。

盛年喜迈种,末路等幽閟。

村酒敢嫌浊,唤起吾渴睡。

勿听松风哀,姑对山月醉。

从今弃书册,独以醉为事。

不然持秃帚,净扫清凉寺。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题王昭君图

君不见汉道昌,单于朝建章。

君不见汉道衰,宫女嫁胡儿。

胡汉和亲自高帝,以色媚人非远计。

遂令流患及子孙,内家又遣王昭君。

昭君本是巫山女,预恐娙娥妒云雨。

一入深宫长闭门,好梦何曾着人主。

宁期粉绘误婵娟,玉殿辞君君始怜。

空抱哀弦写幽怨,风沙万里向胡天。

胡天苍茫岁月促,夫死毡城更从俗。

一寸良心不自持,安用红颜美如玉。

画里传看出塞时,胡骑萧萧汉日低。

即此堪为中国叹,不唯青冢草萋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