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茯苓粥

荷钁穿云得茯苓,作糜从此谢膻腥。

斋厨自启添松火,香韵初浮满竹庭。

时忆紫芝歌旧曲,尚寻黄独制颓龄。

今晨暂辍青精饭,与洁方坛咏《玉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砥食用茯苓粥后的感受和生活情景。首句“荷钁穿云得茯苓”形象地写出诗人采摘茯苓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充满自然之趣。接着,“作糜从此谢膻腥”表达了诗人通过食用茯苓粥,告别了日常饮食中的油腻,转向清淡健康的生活方式。

“斋厨自启添松火,香韵初浮满竹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烹饪茯苓粥的场景,斋堂里松火燃烧,粥香四溢,弥漫在竹林之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诗人回忆起过去对紫芝(一种仙草)的向往,如今则寻找黄独(另一种药用植物)来延缓衰老,体现了他对养生之道的追求。

最后两句“今晨暂辍青精饭,与洁方坛咏《玉经》”,诗人表示早晨暂停食用传统的仙人食物——青精饭,转而在洁净的方坛上诵读《玉经》,这可能是道教经典,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通过食用茯苓粥,追求身心健康的隐逸生活,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崇尚。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食茯苓粥

颇闻学士防风粥,曾吃诗人锦带羹。

岂谓茯苓宜岁晚,已收粳稻得霜晴。

腥膻习漫从教洗,禽鸟形残不忌烹。

饱食未须论月给,石杉偕坐听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纵笔一首

数卷《楞伽》一缕香,门前尘土浩茫茫。

何人尚觅安心法,此处真堪选佛场。

寒月流为千嶂雪,晚风惊散一林黄。

可怜结习消除尽,笔舌纷纷故未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前韵

多罗树下昔徜徉,尘世归来已渺茫。

犹有狂吟三百首,逢人大笑亿千场。

西风雪气纷纷白,夜雨河流混混黄。

忽对青山嗟岁晚,知君纵笔兴难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暂违老亲陪履道泛湖归省无锡治

湖口仓忙别老亲,东行且就雨吟身。

烟波渺似鸿荒世,舟楫轻宜澹荡人。

几处青山牛马饮,一行白雪鹭鸥驯。

沙头击鼓曈曈日,知有闲官尚守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