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碧琅玕书馆图

一笑问修竹,相识是何年。

此君潇洒无侣,惟爱主人贤,门外数竿烟雨,门内数竿风月,中构屋三间。

枯坐淡忘语,对影冷于仙。展书奁,摊画稿,理琴弦。

不妨烧笋开尊,同坐落花天。

黄熟香消,古篆白定,瓷翻细乳,新粉落衣边。

万绿荡如水,抱石好横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碧琅玕书馆图》是清代赵庆熹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文人书斋生活的画面。诗人以与修竹的问答起笔,表达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主人品性的赞赏。"此君潇洒无侣,惟爱主人贤",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主人的贤德如同竹一般引人敬佩。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书斋内外的环境,门外烟雨朦胧,门内风月相伴,简朴而宁静。他独自在屋中静坐,沉浸在书卷、画稿和琴音之中,超然物外,连自己的影子都显得比仙人更冷清。这里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随后,诗人提议烹煮鲜笋、开樽畅饮,共度美好的春日时光,享受自然与艺术的乐趣。酒过三巡,书香墨香交织,伴随着黄熟的香气、古篆的韵味和瓷器中的茶香,生活情趣盎然。最后,诗人以"万绿荡如水,抱石好横眠"收尾,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自己则愿像抱石而眠的隐士般自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书斋主人的雅趣和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04)

赵庆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绿阴和滋伯

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

不是梧桐,便是芭蕉,红亭半角都让。

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

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

最忆沙堤里外,断桥四五月,湖水新涨。

密密层层,几个湾头,暗里只通双桨。

伤春杜牧来何暮,已赢得天涯惆怅,看夕阳山外青山,又费一番浓想。

形式: 词牌: 疏影

梅花引.美人弹琴图

画屏前,玉垆边,一缕香生心字烟。

落花天,落花天,深院绿阴,谁来惊昼眠。

五铢衣薄当风冷,断红双脸明霞影。

七条弦,七条弦,今夜月明,听他弹水仙。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摸鱼儿.送宋月樵同年之官闽中

记天街一条软绣,马蹄催送归意。

杏花开满旗亭路,又早芦花风起。

人去矣,看一棹秋江,万里还千里。宦游谁比。

有处处青山,题诗选胜,莫厌折腰米。

天涯好,最好武夷仙地。

榕城万绿如水,放衙听鼓何曾惯,且学黄绸拥被。

成卧理,料养鹤调琴,都在红蕉底。

讼庭无事,但竹马骑来,儿童笑说,领略荔枝味。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金缕曲.镜眉关雪图题吴梅梁太史尊人遗帧

一片银云湿。记当时、鞭丝帽影,马蹄得得。

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

且莫问、春风消息。

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

曾听到、玉门笛。家乡万里程程隔。

有弯环、鉴湖一曲,垂条似织。

回首若耶溪畔路,溪水鱼鳞自碧。

怕镜里、眉痕非昔。

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

归去好,渭城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