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无愧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

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

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

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十两新买的棉花填充的褐色外衣,穿上它走路都感到温暖如春。
一个充满香气的棉絮枕头,倚靠坐着比任何人都安稳。
让婢女仆人去尝试草药,子孙们帮我擦拭衣巾。
回头看周围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我照顾着这衰老残弱的身体。

注释

十两新绵:十两新的棉花。
褐:褐色的布料,常用来做衣服。
披行:穿上并行走。
暖似春:温暖得如同春天般。
一团香絮枕:一个装满香香的棉絮枕头。
倚坐:倚靠坐着。
稳于人:比其他人更安稳。
婢仆:家中的仆人。
尝药草:尝试草药,指试药。
儿孙:儿女和孙子。
拂衣巾:擦拭衣巾,表示关心。
回看左右:回顾四周。
能无愧:没有感到愧疚的事情。
养活:供养生活。
枯残废退身:形容年老体衰、无法正常活动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情景。他拥有一件十两重的新绵袄,穿在身上暖和如同春日。枕头是用香气浓郁的絮花制成,他倚坐其上,感到稳固与安逸。老者让婢仆尝试他准备的药草,而儿孙们则帮他整理衣巾。这一切都展示了老者的生活得到了妥善的照料和家庭的温暖。他回望左右,感到无愧,因为他虽然年迈,但仍能得到应有的关怀与尊重。诗中的“养活枯残废退身”一句,更是深刻表达了老者对生活的珍惜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

通过这简短的几行诗句,白居易展现了他特有的温情和对平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安详、满足的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蚊蟆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

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

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

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

么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衰病无趣因吟所怀

朝餐多不饱,夜卧常少睡。

自觉寝食间,多无少年味。

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

酒唯下药饮,无复曾欢醉。

诗多听人吟,自不题一字。

病姿与衰相,日夜相继至。

况当尚少朝,弥惭居近侍。

终当求一郡,聚少渔樵费。

合口便归山,不问人间事。

形式: 古风

读邓鲂诗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岐。

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形式: 古风

读史五首(其一)

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沈。

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