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由清代诗人金?孙创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首句“万籁吹至音,悦耳非丝竹”以自然界的声响比喻内心的声音,指出真正的愉悦并非来自外在的音乐,而是内心的和谐与平静。接着,“至道有馀甘,所欢非梁肉”进一步阐述了追求精神满足而非物质享受的观点。
“衣被盖天下,何必绮与縠”则强调了衣着的实用性而非奢华的重要性。“贵固非吾荣,贱亦非吾辱”表达了对身份地位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贵贱,关键在于个人的品德与行为。
“栗栗同履冰,粥粥若捧玉”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面对困难时的谨慎与敬畏之心。“毫发苟有违,澥水终难濯”警示人们即使微小的错误也难以弥补,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箜篌且莫弹,箫管且莫吹”劝诫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道德修养。“俯仰怀古昔,戚戚心若摧”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忧伤情绪。
“雒阳被谣诼,湘沅万古悲”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无辜受冤的哀怜。“谗夫自高张,楚臣蒙䲭夷”批评了那些诽谤他人、自以为是的小人,以及因此而遭受不公的忠臣。“卓哉苏子卿,啮雪志难移”赞美了苏武坚韧不拔的精神。
“翩翩夷门客,头颅酬所知”赞扬了那些为知己付出一切的豪情。“下士羡朝荣,朝荣难自持”讽刺了那些只追求短暂荣耀的人。“上士希延年,延年安可期”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但又认识到这并非易事。“寿夭同一归,惟贵死得宜”总结了生命终将归于尘土,重要的是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最后,“叹彼泉下人,生气何累累”以对逝者的哀思结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历史人物的崇高评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思想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