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

密叶已成荫,高花初著枝。

幽香不自好,寒艳未多知。

会见垂金弹,聊容折紫緌。

粉身非所恨,犹复得闻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茂密的叶子已经形成阴凉,高大的花朵刚刚绽放枝头。
它散发出的幽香并不自我炫耀,清冷的美丽还未被大多人了解。
期待能有贵人垂青,允许我折取紫色的花穗。
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怨恨,只希望能让人常常想起。

注释

密叶:茂密的树叶。
成荫:形成阴凉。
高花:高大的花朵。
著枝:绽放枝头。
幽香:清淡的香气。
自好:自我炫耀。
寒艳:清冷的美丽。
多知:被大多人了解。
垂金弹:贵人垂青,比喻得到赏识。
折紫緌:折取紫色的花穗,可能指花的象征或比喻。
粉身:比喻牺牲或毁灭。
非所恨:并无遗憾。
闻思:被人怀念,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楝花》,通过对楝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首句“密叶已成荫”描绘了楝树叶子繁茂,已经形成浓密的阴凉,显示出植物的生机盎然。次句“高花初著枝”则点出高高的树枝上开始绽放出淡雅的花朵。

“幽香不自好”表达了楝花香气虽幽雅,却并不自我炫耀,暗示了它的低调和内敛。而“寒艳未多知”进一步强调了其清冷之美,这种美并未被大众广泛认知。接下来,“会见垂金弹”以金弹比喻人们可能会被吸引来欣赏这美丽的楝花,而“聊容折紫緌”则允许人们轻轻折下紫色的花穗,流露出一种亲近自然的闲适之情。

最后两句“粉身非所恨,犹复得闻思”表达了即使花瓣凋零,楝花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仍然能引发人们的欣赏与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楝花的内在美和淡泊处世的态度,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简令由司理

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空凿壁生。

幸有馀光子何损,岂无邻好我先倾。

已知涉世蘧蘧梦,但欲求田俋俋耕。

贫病久甘从弃置,宁堪更类汝南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简杨安国

侯门谁预识冯谖,岁晚宁知范叔寒。

倾盖尚怜吾道在,立谈相信古人难。

开怀磊落无城府,握手侵寻出肺肝。

共许异时终此去,满冠尘土待君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舅氏新斋

堂因竹柏有,花与岁时阑。

欲作终年计,长留别眼看。

色侵杯酒重,子孰落声乾。

只有林园主,相期耐岁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虞美人草

幽草默通神,旧题虞美人。

长言方度曲,应节若翻身。

律吕声相召,云龙气自亲。

无情犹感会,不独在君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