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上太守月词

玉楼绛气,卷霞绡云浪,飞空蟾魄。

人世江山惊照耀,烟霭鳌峰千尺。

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

有人吟笑,紫荷香满晴陌。

况是东府君侯,西清别骑,樽俎开华席。

迤逦飞轮催杖履,入对青藜仙客。

襦裤歌谣,升平风露,拼取金莲侧。

梅花吹动,满城依旧春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华丽的楼阁映着红霞,如轻纱般云浪翻滚,空中挂着明亮的月魄。
人间江山被这光辉震撼,烟雾缭绕的山峰高耸入云。
陆地与海洋中的仙境,银花星晕点缀碧绿的琉璃世界。
有人在吟唱欢笑,紫荷的香气弥漫在晴朗的小路上。
更何况是东府的贵胄,西清的官员,正举行盛大的宴席。
车轮催促着宾客的步伐,他们步入青藜仙人的殿堂。
百姓们歌唱起衣裳的诗歌,祈求太平岁月,共享盛宴。
随着梅花的吹拂,全城依然保持着春天的景色。

注释

玉楼:华丽的楼阁。
绛气:红色的云气。
霞绡:像薄纱般的霞光。
蟾魄:明亮的月魄。
烟霭:雾气。
鳌峰:高大的山峰。
蓬壶:神话中的仙岛。
银葩:银白色的花朵。
星晕:星星周围的光晕。
金莲:比喻尊贵的宴席。
梅花:象征春天的花卉。

鉴赏

这首《念奴娇·其二》上太守月词,是宋代文人范端臣的作品。诗人以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月夜景象,展现出浓厚的仙境色彩。"玉楼绛气"象征华丽的宫殿,"卷霞绡云浪,飞空蟾魄"则描绘了月亮在云层中升起的壮观画面,如同仙女的轻纱飘动,月光皎洁如霜。

"人世江山惊照耀,烟霭鳌峰千尺"两句,将月光普照人间江山与神话中的鳌峰相结合,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诗人通过"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奇幻氛围,暗示着月下的美景犹如仙境中的花朵和星辰点缀在碧绿的琉璃之上。

"有人吟笑,紫荷香满晴陌",引入人间的欢声笑语和紫荷香气,使得月夜不再冷寂,充满了生活气息。接着,诗人赞美了太守的宴席,"东府君侯,西清别骑,樽俎开华席",表达了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宴会的豪华。

"迤逦飞轮催杖履,入对青藜仙客",描绘了宾客们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仿佛与仙人共舞的场景。"襦裤歌谣,升平风露,拼取金莲侧"则展现了百姓的歌舞升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梅花吹动,满城依旧春色"以梅花的绽放,象征着即使在寒冬,月夜也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和生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4)

范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诗书易理,备研其精;正草隶篆,皆造于妙,为范浚高第弟子。著有《蒙斋集》,包括诗集3 卷,文集20 卷行世

  • 号:蒙斋
  • 籍贯: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
  • 生卒年:1116-1178

相关古诗词

秀野亭

高着春山最蔚蓝,截然屹立白云端。

小亭为爱依青壁,野色当窗指点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游宝惠寺山

不到兹山久,寒梅又著花。

白烟丛古木,乌鹊倚枯槎。

路转冲危石,泉流涨浅沙。

不堪回首处,樵唱起呕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香山塔院

招提登览处,野客兴偏浓。

路入千层翠,窗涵万叠峰。

溪声来小院,云影落长松。

幸对老僧榻,焚香话苦空。

形式: 五言律诗

十一月十四日园山怀唐天如

望远登高一意凄,塞鸿南尽日矬西。

荡为天下萧条气,不辨风前格磔啼。

独往冒寒园寂寂,同游忆昨汝栖栖。

于征何补伤亡叹,空使秋坟唱锦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