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翻译

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因客居他乡而愁思绵绵。船外春草掩映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天空中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
回想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不要再经过西园。当年佳人微步西园,香尘缕缕,如今一去不返,香尘三断,地上长满绿苔。燕子不知道春事已改,不时伫立在秋千。

注释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
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
潸然:流泪的样子。
凌波:喻美人步履的飘逸。
香断:指所恋亡故。
绿苔钱:即青苔。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浪淘沙令》。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留恋。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在雨中的船上,灯火摇曳,给人以孤独与寂寞之感。同时,词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如同细纱一样绵长而不绝。

"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往事一潸然。" 离开了那座亭子,春天的青草又转眼成为了秋日的轻烟。这段落中词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那些与自然间接触的情景,如同与海鸥之间未曾完成的约定,每一年来临又离开,都让词人心生感慨,对往昔事物不禁潸然泪下。

"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诗尾提到了“西园”,此处或许是某个特定的地方,也可能是词人心中的一片寄托之地。"凌波香断绿苔钱"一句,用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水边的景致,花香随波逐流散去,而岸上的青苔如同钱币一般。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无常感,燕子在不知春天变迁的情况下,时光却已悄然进入秋千。

总体来看,这首《浪淘沙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深切的离愁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

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别味带生酸。

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

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

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

有新燕、帘底低说。

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曲折。

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

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

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花下苍苔盛罗袜。

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

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形式: 词牌: 浪淘沙慢

烛影摇红(其五)寿嗣荣王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

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掌上龙珠照眼。

映萝图、星晖海润。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

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净洗红尘障面。

贺朝霖、催班正殿。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三)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

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

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

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