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道中

驱车上山巅,俯瞰人如蚁。

及从涧底行,仰观亦同此。

地位有崇卑,所见因乃尔。

林端宿鸟鸣,天际浮云起。

前村可息肩,澄心会玄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白水道中》由明代诗人袁年所作,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驱车上山巅,俯瞰人如蚁”描绘了诗人驾车登高远眺的情景,将渺小的人类比作蚂蚁,形象地展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接着,“及从涧底行,仰观亦同此”则以对比的手法,说明无论身处高山之巅还是深谷之底,所见的世界都是相似的,暗示了人类视角的局限性。

“地位有崇卑,所见因乃尔”进一步阐述了观点,指出人的位置决定了其视野和认知,强调了主观视角的重要性。随后,“林端宿鸟鸣,天际浮云起”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寓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无常。

最后,“前村可息肩,澄心会玄旨”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乡村找到心灵的归宿,通过内心的澄清来领悟宇宙的奥秘,体现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白水道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袁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宿一云寺

蜡屐候新晴,携尊陟西岭。

松间聒涛声,树杪挂瀑影。

云起日欲晡,雨来山亦暝。

径窄怯筇跻,林寒觉衣冷。

言投方外居,因尝雨前茗。

堂悬灯一粟,门拥墨千顷。

鸣禽写幽泉,顿使万虑屏。

形式: 古风

拟古

种菊东篱下,严霜彫我姿。

鶗鴂亦何来,噭噭秋风时。

佳人渺何许,岁晏谁与期。

白日欲西匿,浮云还间之。

岂无好鸟鸣,良辰伤别离。

自非王子乔,鬒发能不丝。

相思不相见,何用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用韦苏州全椒山中道士韵赠吴山人湘

悠然见南山,眷此山下客。

烟萝牵荷衣,清风响泉石。

有时忽长啸,山开白云夕。

童子出门去,阶头破苔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夜发

凉月隐深萝,寒云上高树。

遥遥逐灯火,人烟舂杵处。

促缩空山行,啼鸿自来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