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梧叶霜黄蓼穗红,秋光都在荡摇中。

枯蝉阅世馀残嘒,归燕将雏傍露丛。

举国醉乡同失日,楞伽性海尽飘风。

凡夫未有安禅法,对此茫茫百感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循环。首句“梧叶霜黄蓼穗红”以梧桐叶变黄、蓼草穗呈红色,形象地勾勒出秋天的色彩斑斓,霜降的寒意透过黄叶传递出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秋光都在荡摇中”一句,将秋光拟人化,仿佛秋光在轻轻摇曳,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

“枯蝉阅世馀残嘒,归燕将雏傍露丛”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枯蝉的鸣叫虽已接近尾声,但其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并未结束;归燕带着幼雏在露丛边飞舞,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不朽,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举国醉乡同失日,楞伽性海尽飘风”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里“醉乡”可能指的是人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沉醉与忘我,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楞伽性海”借用佛教术语,象征心灵深处的探索与觉悟,而“尽飘风”则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动荡与不安。

最后,“凡夫未有安禅法,对此茫茫百感同”点明了主题,无论是面对自然美景的沉醉还是内心的波动,都让人产生共鸣,感受到生命中的种种复杂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感悟。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一)曹子建集

雅怨兼深见性情,交亲不薄涕纵横。

君王故有忧生叹,未觉中和始可经。

形式: 七言绝句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二)谢康乐集

漫道凡夫圣可齐,不经意处耐攀跻。

后人率尔谈康乐,且向前贤学制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三)谢宣城集

康乐元言馀晋法,宣城丽句启唐风。

马驹踏杀倘成谶,后代终称临济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四)柳河东集

不安唐古气堂堂,五言直逼华子冈。

后人未识仪曹旨,只与时贤较短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