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和御赐复住持善世新寺诗一首

松下閒居几度秋,灯前顾影独无俦。

遣情不似圆通辈,谈病何如积翠流。

每愧向来多宠赐,岂图今日更推优。

此恩此意诚难报,惟演真乘赞化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在松下闲居的生活情景,以及对过去受到恩赐的感激之情。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内心的自省。

首句“松下閒居几度秋”,以“松下”为背景,点明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通过“几度秋”的时间跨度,暗示了诗人在此处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生活节奏平和而悠长。

“灯前顾影独无俦”一句,描绘了夜晚诗人独自面对灯光,审视自己的身影,内心孤独却也自得其乐的情景。这里的“无俦”不仅指无人相伴,更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欣赏。

“遣情不似圆通辈,谈病何如积翠流”两句,对比了诗人与他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诗人选择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而非外界的热闹与喧嚣。同时,通过“谈病”与“积翠流”两个场景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健康与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层面的重视。

“每愧向来多宠赐,岂图今日更推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受到的恩赐心存感激,同时也对当前再次得到的优待感到意外与荣幸。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人谦逊与感恩的心态。

最后一句“此恩此意诚难报,惟演真乘赞化猷”则点明了诗人对于恩赐与关怀的回应方式——通过弘扬佛法,传播教义,以此来回报他人的善意与支持。这不仅是对个人恩惠的回报,更是对社会与文化的贡献,体现了佛教中“报恩”与“利他”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佛教中的价值观与智慧。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其一)

圣朝新建钟山寺,此日禅翁奉诏居。

云汉载瞻仙阙近,山林大启法筵初。

世缘随顺心无著,静地重修趣有馀。

万籁不生钟鼓寂,一堂松月夜窗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其二)

五年阙下预朝班,新奉纶音又住山。

觉苑喜逢今日盛,道林行见古风还。

岂惟行业高流辈,更有才名动世间。

五色奎文曾赐与,朝回擎出九重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其三)

入门挝鼓便升堂,龙象筵中听举扬。

最上宗乘开后学,无边寿量祝吾皇。

人心都与天心合,法运将随国运昌。

从此山林增气槩,松头白鹤也低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应制咏钟山老僧雪中早朝

钟山禅客早朝天,毳衲披来雪半肩。

好似解空无住著,庞眉皓首玉阶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