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倾国从来少并芳,人间那得两巫阳。
丹青不解传真态,恐是菱花对晚妆。
此诗语言精美,意境独特。首句“倾国从来少并芳”运用了夸张手法,将花的香气比作倾倒一国之美,以显示其难得与众不同。紧接着“人间那得两巫阳”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美丽非同凡响,犹如世上罕见的奇珍异宝。
第三句“丹青不解传真态,恐是菱花对晚妆”中,“丹青”指的是画家笔下常用以绘花鸟的红蓝色彩。诗人巧妙地借此表达了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难以捕捉到这花朵真实的模样,恐怕只有在夕阳晚妆时分,这菱花才会展现出它真正的风采。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抒写了莲花之美,以及这种美难以被完全捕捉到的意境。诗人李弥逊借此展示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以及精湛的艺术造诣。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蕙兰同气犹争长,姚魏齐名各一家。
不似优昙照寒水,一茎能现四边花。
剪剪高荷舞翠阴,并游湘女驻波心。
谁知罗袜无虚步,来听薰风百里琴。
清氛远俗推兰友,直节过人见竹君。
慰我山城长寂寞,相期高卧敬亭云。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