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夜潮》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禁得钱塘江上潮”直接点出潮水的力量,难以抵挡,暗示其气势磅礴。接着,“恼人偏在可怜宵”表达了潮水在深夜涌来时,其汹涌之声和视觉冲击令人烦恼,却又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强烈。
“头颅如许更能白,魂魄几何仍欲消?”诗人以自我衰老和生命的短暂为喻,感叹岁月流逝,潮水仿佛能带走人的生命活力。随着潮水渐高,“浊浪渐高河影没”,江面景象愈发壮阔,而“雄风未尽雪山遥”则展现出潮水的威猛与远方雪山形成对比,增添画面的辽阔感。
最后两句“西流力尽还东下,月满空江共寂寥”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的宁静,月光洒满空荡荡的江面,诗人与江潮一同沉浸在寂寥之中,寓言人生的无常和自然力量的宏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潮的壮观与诗人内心的感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交融,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