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巳足烧。

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

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

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雪夜去寻君。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那饮酒唱歌的拾遗之地,路边野梅官柳映照着西郊小路。
听说华阳地区户籍册上,至今仍有城南杜姓人家。
我想要回到万里桥边,水花飘落,风叶萧瑟,已是傍晚。
巨大的芋头直径一尺,谁能全部吃完?那三年生长的桤木,足够烧火了。
百年之后,狂风又能留下什么呢?羡慕你如今成为峨眉山的隐士。
即使未曾在家为官,你也应如世外高人般坚守道义。
不要轻视我这年迈多病之身未能归乡,不知玉局何时能再有像你这样的才子。
等你的兴致再次高昂,我定会在雪夜来访寻你。

注释

拾遗:古代官职名,负责收集散失的文献。
华阳:地名,这里指成都。
版籍:户籍册。
城南杜:可能指杜姓人家。
万里桥:成都地名,历史悠久。
芋魁:大芋头。
桤木:一种落叶乔木。
峨眉叟:指隐居在峨眉山的老人。
执戟郎:古代官职,手持戟的侍卫。
埋轮守:比喻不问世事,坚守道义。
玉局:可能指文人雅集的地方。
子猷:晋代王徽之的字,此处借指有高雅情趣的人。
雪夜:形容环境清冷,有诗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宴酣之乐、悠然自得的情境。"拾遗"指的是苏轼与友人饮酒作诗的情形,而"野梅官柳"则营造出一幅春日郊野的画面,显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眷恋和敬仰。"华阳"与"城南杜"都是古代地名,这里通过它们来传递一种历史感和诗人的怀旧情绪。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这两句流露出苏轼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描摹。"万里桥"象征着遥远的地方,"水花风叶"则是对旅途中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巳足烧。"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物质无常的感慨。"芋魁"指的是竹子间的空隙,而"桤木"则是一种树名,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易朽。

"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期待。"百岁风狂"意味着即便是百年老人,也难免一生中会遇到各种狂风骤雨,而"峨眉叟"则是一种高洁的形象,表示苏轼希望戴蒙能在精神上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即便是没有家庭负担的人,也应该有所担当,像守卫车轮一样保护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这两句则是在提醒友人不要忽视身体健康,即便是对玉局的喜爱,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过度劳累。

"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雪夜去寻君。"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子猷"是古代贤者,"雪夜去寻君"则是一种深情厚谊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苏轼的人文关怀和他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

屋雪号风苦战贫,纸窗迎日稍知春。

正如薝卜林中坐,更对芙蓉城里人。

昨想玉堂空冷彻,谁分银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东南角,正看归鸿作小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王晋卿,并引

先生饮东坡,独舞无所属。

当时挹明月,对影三人足。

醉眠草棘间,虫虺莫予毒。

醒来送归雁,一寄千里目。

怅然怀公子,旅食久不玉。

欲书加餐字,远托西飞鹄。

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渎。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祸福。

不如两相忘,昨梦那可逐。

上书得自便,归老湖山曲。

躬耕二顷田,自种十年木。

岂知垂老眼,却对金莲烛。

公子亦生还,仍分刺史竹。

贤愚有定分,樽俎守尸祝。

文章何足云,执技等医卜。

朝廷方西顾,羌虏骄未伏。

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

羡君真将家,浮面气可掬。

何当请长缨,一战河湟复。

形式: 古风

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

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

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

欲誇剪刻工,故上朱蓝袂。

我方执笔侍,未敢书上瑞。

君犹伏阁争,高论亦少慰。

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

神龙久潜伏,一怒势必倍。

行当见三白,拜舞欢万岁。

归来饮君家,酣咏追《既醉》。

形式: 古风

元祐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书‧儒林传》,感申公故事,作小诗一绝

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

绾、臧下吏明堂废,又作龙钟病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